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敛财有术,却又奋勇抗清,坐在火药桶上自杀,一家尽殉国

读南明历史,正应了一句话,疾风知草劲,板荡识臣忠。

钱谦益,东林领袖,士人首脑,自命清流,正人君子。然则清兵到南京,便率众跪地而迎。活脱脱一个嘴炮党。喊起来高调,做起来卑下。心比天高,命比金贵,志比矢软。难怪人们要编排他跟柳如是说好国亡一起死,却又怕水太冷的笑话了。 (《柳如是》剧照)

另一些人,看起来,却更为真实。如果说钱谦益之类乃是伪君子,则朱大典等人,就是真小人。

为何?

他贪婪。

贪婪当然就是喜欢钱了。

他喜欢钱,就搜刮。而且是想刮就刮,绝不刮过之后,还要做出爱民如子的样子。

他生于1581年,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1616年,中了进士。算算,也三十五岁啦——《清史》说他“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豪迈二字,一个意思当是气度宽广,洒脱豪放。另一义呢,咱觉得,是不拘小节,不善研究,有些马虎,否则,也不至于到了三十五岁,才中进士啊……

他“家世贫贱”。一个世字,可见其父其祖,都是没钱人。若以此言之,他入仕虽晚,好歹光宗耀祖了。正因他看多了民间疾苦,所以在才当官时,对不正之风,那是深恶痛绝,以致敢于以命搏命,跟魏忠贤以及ta(太监嘛,既非他,也非她)的对食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对着干——中官王体乾、魏忠贤等十二人及乳妪客氏,假保护功,廕锦衣世袭,大典抗疏力谏——跟他们玩,当然就没有什么好结果了。幸运的是,命还是保住了,不过外放到了福建做副使。后来,丁忧回家。

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当政的第三个年头,又召回了京城,再到山东、天津。从此,一介文士,扛起了枪杆子,跟叛军耿仲明、孔有德、李九成等周旋大战。后来的风云人物吴三桂、刘良佐,当时还是他的手下小跟班呢!最终,他胜了。孔有德等人渡海至辽,投降后金——最后又成为明朝之大患——斩草未除根,胜得不彻底。可对因之失去了几个巡抚总督的朝廷来说,真够得上是提振士气了。

后来,他又与李自成等人作战。虽小有胜利,但败绩更多,于是“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但人家还有其它功劳,朝廷也在用人之际,因此,“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走多了夜路,难免碰鬼。

前面咱说了,他很爱财,贪婪无度,有人盯着呢。“大典有保障功,然不能持廉,屡为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昆贞等所劾,诏削籍侯勘”——屡为弹劾,说明本来崇祯皇帝等人,还是想保他的,可最后,都保不住了。因为证据,越来越做实了嘛。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此事未了,又来一事。当时有个秀才许都,痛恨县令苛捐杂税,起而反抗。朱大典的儿子朱万化聚集年轻人抵抗许都。许都乌合之众,未久失败。但也不知朱万化是何心思,竟然没有遣散招募的士卒们。朱大典听说,吓得要死,急跑回家要做处置。可已经晚了,“知县徐调元阅都兵籍有万化名,遂言大典纵子交贼。”

这下,坏事了,“得旨逮治,籍其家充饷,且令督赋给事中韩如愈趣之”——崇祯皇帝此时缺的就是钱啊,或许巴不得多抄一些官员的家呢!

福祸双依。北京,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朱大典的春天,又来了。

说实在的,1644后的两年里,他未改贪墨本色,用金钱横行官场,达成目标。

《明季南略》里有写“史部尚书徐石麒推举朱大典、王永吉;有旨‘永吉身任督师,致北都沦陷;朱大典赃私狼籍,先帝严追未给:何得朦胧推举’?士英以贿不至,故拟旨切责。寻贿至,而擢用无碍”; “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上谓‘大典创立军府,所养士马岂容枵腹?岁饷几何,不必妄计’! ”

好一句不必妄计。南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你是想计也计不了啊!

不过,朱大典确实是没有辜负圣意。

“督师浙东。逾年,城破,阖门死之”——《明史》当中,对其如何打败叛军、对付大顺农民军,可谓详细,对他抗清一事,却极为简略。想来,是不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吧。

不过,当时之人有记载。他以督师大学士率人死守金华,城破之日,带领家属与亲信到火药局,用绳索将人捆在火药桶上,点燃引线,于爆炸声中,化为灰烬——免除了遗体被清军所辱之命运——其决死之心,可谓坚定。也有说法,他家女眷,都是投井而死。但这无改于他们的英勇。

对于朱大典,如何评价呢?他是大贪官,没错,是大英雄,也没错。还有后来的金声桓、李成栋,以明军将领投降清朝,作为马前卒,制造了屠杀惨案,又因未得该有的封赏而反正抗清,兵败身死——咱只能说,乱世,怎一个乱字了得。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