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被称为刘备的五虎将。《三国志》中他们的经历合并在一个列传里。不过,陈寿对他们的叙述也是分轻重的。关羽着墨最多,细节最丰富,甚至说到了他受途刮骨疗毒的事;黄忠与赵云,待遇差不多。黄传297字,赵传283字——说起来,最惨的,就是赵云了。他还救过刘备的老婆孩子呢!这得多大的功啊!然他总给刘备提意见,东吴把关羽都杀了,刘备大怒要去讨伐,他居然说不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曹丕不是孙权啊,皇上,你别搞错了对象啊——忤逆老大,怪不得不受待见啊。
他们五人当中,关羽假节钺,张飞假节,马超假节,黄忠和赵云,木有这种待遇。
这是啥待遇?
查了下。节乃皇帝的信物,假,就是借,也就是把皇帝的信物借给臣子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汉末三国时,掌握地方军政的人,一般都加个使持节、持节、假节的称号——也许,后世的尚方宝剑这个词,更容易理解一点。袁崇焕持有尚方宝剑,所以敢于把毛文龙斩了——而这“节”,也是便宜行事,可以杀人的。
以晋朝的为例:
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
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假节钺(或假黄钺):可杀节将(含假节、持节、使持节)。
如果三国时与晋朝差不太多,理论上,假节钺的关羽,可以杀假节的张飞与马超,黄忠跟赵云,就更不在话下了……当然,只是理论上,因为又有说法,汉朝这些节节节的,并没有层级,只要有节,大家都是替皇上办事,没有高低之分。真正有了强烈的高下,是从晋朝开始。因此关羽张飞若吵架,关羽只怕也恐吓不了张飞呀!
屏山石(原创时评,感悟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