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翻译了当时在中国轰动的一本书,却因为英语口语不好被迫辞职,
毛主席后来称看过他的书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他就是李季,中共早期党员,中共创始人之一。他与陈独秀等人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北大英文系毕业,翻译家,曾翻译《社会主义史》,轰动一时。晚年专门从事著述工作。1967年去世。如今许多人把此李季与诗人李季搞混,以至某些报章用错图片。
附李季先生简介及事迹:
李季(1892~1967),又名原博、卓之,号协梦、移山郎,男,汉族,1892年生,湖南平江县伍市镇人。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大学文化。
1915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因替辜鸿铭先生将一篇英语文章译成典雅汉文,李季深得辜鸿铭的器重,在其刻意扶持下,李季英语大进,毕业时已是不折不扣的英语人才,只可惜口语并不标准。191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度返乡,后折回北京求职,在北京大学担任预科一年级英文作文和文化教员。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季深受影响。为探索拯救国家民族的道路,他开始钻研社会学。当时国内的中文书刊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于是他直接阅读英文原著,了解到国际上的社会主义思潮,并利用业余时间,着手翻译克卡朴的《社会主义史》。三个月后,这部22万字的译品便告成功。翻译过程中,曾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名教授胡适以及留校任教的张申府等人的指导和帮助,蔡元培还亲自为《社会主义史》作序,发表于1920年8月21日《晨报》第二版。蔡元培为该书所作的序,曾成为“上海各学校并选为国文读本”。《社会主义史》出版后,在勾勒社会主义发展史方面功不可没。1921年初,上海法租界曾查抄《社会主义史》。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追忆自己在1920年看了3本书,其中就提到《社会主义史》。他说:“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凡此种种,足以表明李季翻译的《社会主义史》在当时的震撼力。
《社会主义史》译成之后,李季由于口语不够标准流利,招致北大预科学生的反对,他被迫辞职。1920年8月应聘到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任翻译。期间,与沈雁冰、黄凌霜合译罗素的《到自由之路》。年底因薪酬问题离开山东到上海,参与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被吸收为小组成员。旋随陈独秀到广东,协助创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召开前夕,李季忙于办理出国留学事务。1921年8月离沪赴德国,入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系深造。1924年转入苏联东方大学。1925年归国任上海大学经济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社会学教授。同年回平江,次年定居上海。大革命失败后,李季脱离中共,1929年参加了托派组织。1934年退出,埋头笔耕。1933年出版《我的生平》,自述其半生经历及对社会诸多问题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家出版总署特约翻译。
195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李季的声明》,对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托派表示悔过(与刘仁静声明同时刊出)。
李季196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