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人物|他曾在深夜痛苦,只因一颗爱国的赤子心!

“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1980年10月10日,张学良曾登上金门岛,首次远眺大陆。随后,他在信函中引用于右任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感情。

他说﹕“我还是想我自己的大陆故土,还是怀念东北,自九一八后,我就没有回东北老家。”他在弥留之际,依旧念念不忘大陆,却因诸般因素,未能于有生之年回大陆一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至死未回大陆,成为了他最后的遗憾!

张学良说,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东北老家去看看,主要是看看亲友,说这事与政治无关,因为他本人早已退出政治,早已脱离政治。他希望人们不要把他回去探亲扫墓的事同政治连在一起。

对于“张学良为什么至死没有回大陆”,张闾蘅说,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大伯很多事情都没踩在点上,当他想回大陆时,政治环境不允许,等环境允许了,又因为大妈的病情回不去。他们一直相依为命,不可能撇下大妈一个人回大陆。赵一荻年轻时曾患肺癌,割除了一片肺叶,而张学良在40多岁时患了严重的眼疾,因居在深山中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力差到看人只是影子,打麻将全靠手感,一耳全聋,一耳微有听力。多年来,赵一荻就是张学良的眼和耳,但她一大声说话,就喘不过气来,非常痛苦,两人以轮椅代步相依度日。”

在许多人的眼中,张学良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这位曾经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却因一场“兵谏”而褒贬不一,被改变了的人生轨迹也从此与历史无缘。终其一生虽然始终不乏“前呼后拥”者,但是个中凄凉和孤独,自己最清楚。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从囚禁生活到恢复自由,期间经历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于是在1942年2月把张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湾。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张学良在台湾三地都过着软禁生活。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生三子一女,后有“赵四小姐”。他后期信奉基督教,这是他早年读教会学校的早期信仰,1964年受洗。

依照一夫一妻规则,蒋中正令张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执政后,1990年起,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之后到美国探访。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在那里长居,直到逝世。

邓颖超曾在1991年5月20日时还对张学良写了这段话:“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

没有深夜痛苦的人不足以聊人生,张学良写下了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文学交流·文学问答·古诗文库】

关注平行学社(px_xueshen),让文学更简单!

平行学社征稿活动持续发酵中,奖品奖金,只等你来拿

小编:pxxs2013 (加了有福利哟~)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