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陈胜于大泽乡起义,随后山东六国纷纷复国,大秦江山风雨飘摇,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降,大秦帝国灭亡。感觉大秦帝国是因为秦二世的荒淫无道,朝政腐败,赵高把持朝政,人心尽失所致,可是问题是当时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是很强的,怎么会短短不到4年,大秦帝国就灭亡了呢?
大秦帝国统一山东六国之后,国土倍增,洗劫六国之财物聚之咸阳,获得多大的利益,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大秦帝国变大之后,就要承受变大之后的责任。
原本燕赵两国为其他中原各国抵御匈奴的连年侵扰,对付匈奴,两国经过多年的作战经验积累,总结出一整套低成本的防御策略,当时的赵国名将李牧更是打的匈奴人十年不敢侵犯赵国边境!可是燕赵两国被秦灭国之后,那秦国的版图便与匈奴相接,秦始皇对付匈奴的方法就是打,把匈奴打趴下,领蒙恬领50万秦军北拒匈奴,之后便修葺长城,防范匈奴。
秦灭楚后,原本臣服于楚国的南越各国开始反对秦国,原本是楚国的问题轮到秦国解决了,秦国自然没有使用楚国当时对付南越各国的办法,仍然是派遣大军讨伐镇压南越各国。近50万秦军又被派遣至南方作战。这就给帝国造成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秦国军队的主力都不在国内,近百万秦军主力被分为两个集团,而且还是一南一北,距离大秦帝国的统治核心区域很远,使当时秦国国内兵力空虚,这就是为什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盛世席卷全国,因为当时秦国各县没有兵力镇压,很多县城百姓杀死县令迎接起义军,短短几个月,起义军在周文(这个人是在项燕帐下待过的)攻破函谷关,兵临咸阳城下,可见当时秦国内地兵力空虚到什么程度。函谷关可是当年六国多次联军都未曾攻下的重镇,起义军的装备也是很差的,大都是竹竿子削尖了就当武器了,这样的武器都能攻下函谷关,可见函谷关没有重兵守护。
起义军兵临咸阳城下,秦二世胡亥虽然无能,但他知道谁能打仗,他想到了章邯,章邯当时官拜少府,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章邯建议赦免骊山的囚徒和壮丁,分发武器(咸阳的武器还是很充足的),章邯就领着这20万临时拼凑的大军直扑起义军,起义军溃败,不久陈胜也兵败被杀。此时秦帝国已经缓过神来,调回驻守长城的40万秦军回援平叛,有名将王离指挥,将大部分六国军队围困在巨鹿,眼见大秦帝国就要再次一统,只能说是天不予秦,一代枭雄项羽在巨鹿率6万楚军击败60万秦军,大将王离战死,章邯投降,使秦国无兵力可以镇压六国军队,不久后刘邦攻入咸阳,秦国灭亡。
要说当时秦国还有一支精锐部队,便是在南越驻守的50万秦军,只是当时的南海郡尉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断绝了南越秦军与秦都咸阳的联系,不准秦军回援,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如果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秦军主力在内地,基本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后果,不会那么快亡国。因为统一六国,由一域之国变成大帝国,大有大的烦恼,秦始皇对于匈奴和百越不计成本的征伐是秦帝国的根基不稳!最终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