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8月5日,毛泽东在八届十一中全会期间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随后,周恩来向全会进行传达,刘少奇靠边站了。
刘少奇受批判后,邓小平也靠边站,周恩来实际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于是,周恩来主持的这套班子,与中央文革小组,并行成为中央最高决策层的两套班子。两套人马一起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碰头会。而这个碰头会却是由周恩来主持。
这个“主持”,这是毛泽东的安排。实际上还是以周恩来为主,且由周恩来作最后结论。这个安排体现出毛泽东对周恩来的高度信任。
“文化大革命”最直接和重大的改变,就是原来的党内二号人物刘少奇被打倒,林彪跃而替之。而本来就是三号人物的周恩来,却没有成为二号人物。这成为后来不少人研究周毛关系中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与毛泽东选择接班人的年龄考虑有关,此时林彪才60岁,而周恩来已经近70岁。
二与周本人一贯的性格和思想有关。
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说:
周是个才华出众,有非凡魅力的人物,本能地保持中间立场,以便把组织维系在一起,而同时由于明智得很,从来不想当第二号人物,去和第一把手争夺宝座。(费正清著:《打破政治局记录》。)
周恩来的这种毫无野心的明智,按照金冲及的说法,是源自于他对毛泽东的“心悦诚服”。
正是因为毛周之间的这种“信任”和“诚服”坚如磐石,没有动摇,以后尽管林彪是党内二号人物,但周恩来仍主持国务院和中央日常工作(林彪仅主持军委工作)。此后,中央多数领导人在时代的政治风雨中地位发生较大变动,甚至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周恩来却始终是第三号人物,地位一直没有任何的改变,风雨不动安如山。毛周的合作和信任关系,维持到了他们生命的尽头。(陈冠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