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两人搭档多年,曾经拍桌子吵架,但一人失踪后他竟求毛主席寻找

徐向前与陈昌浩,在红四方面军时期曾经搭档多年,是红四方面军两个主要将领。两人指挥红军打过不少重大战役,战功赫赫。但两人经常发生争执,徐向前后来说:“在红四方面军与张国焘共事五年多,我们是50%的合作,50%的不合作,有时是两票(张国焘与陈昌浩)对一票,我是孤掌难鸣。”陈昌浩是张国焘的心腹,徐向前与陈昌浩在共事搭档中多次发生矛盾和分歧,甚至很痛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战斗情谊。

1936年10月,刚结束长征的红四方面军渡过黄河,徐向前率红9、30军和红5军执行宁夏作战计划西征,打通“国际路线”。开始战斗比较顺利,可是,古浪一仗,红9军遭到优势之敌的突袭,损失惨重。徐向前打算部队在驻地永昌、山丹等地经过休整后,继续西进。

11月8日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令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徐向前任总指挥,停止西进在永、凉地带建立根据地。在如何正确执行这个指示?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边烤火,边交谈。

徐向前说:“昌浩同志,现在可要好好估计估计形势哩。9军被搞了这样一家伙,与过去的形势可不同啦。我们究竟怎么个打法,在这一带能不能站住脚,都是问题。”

可是,陈昌浩对形势估计不足,认为红9军的损失完全是该军领导人指挥失误造成的,而不是敌马家军有战斗力的表现。他漫不经心地说:“现在形势已经好了,马家军基本上被我们击溃,有什么可顾虑的?”

(右为陈昌浩)

徐向前严肃地说:“你的估计是毫无根据的。所谓‘基本击溃’要有个标志,就是我们转入进攻,敌人转入防御。但现在呢?是敌人在进攻我们,我们在防御敌人。敌人有根据地,有补充、有兵员,能支持长期作战,而我们则相反。你这个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徐向前认为,红9军在古浪遭到重大损失,西路军的力量削弱了,而永、凉地区的地形、敌情、民情都不利于建立根据地。陈昌浩坚持认为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不成问题,能够完成任务。两人发生分歧,结果,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徐向前和陈昌浩发生如此大的争论,跟随他们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过去,他俩相互很尊重,虽然有争论和吵架,但是从没红脸到如此的程度。今日居然如此大拍桌子,使不少人吓了一跳。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尽管拍了桌子但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陈昌浩说:“你是右倾机会主义。”

徐向前也生气地骂道:“你头昏脑胀,根本不从实际情况出发。”

由于两位主要领导人有分歧,随后,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犹豫徘徊。

第一次从倪家营子突围出来后,徐向前指挥西路军杀了一个“回马枪”,歼灭马家军一个宪兵团。可是,陈昌浩认为突围没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竟然提出重返倪家营子。徐向前又一次与他发生激烈争论。

陈昌浩说:“我们能够建立根据地,这个敌人我们可以消灭。”

徐向前听后,一向沉着冷静的他一下从炕上跃起,跳下地,大声说:“我的老子!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力量消灭敌人嘛!”

他的言辞、声调和神态深深地震撼了其他人。然后,他又冷静下来,反复向陈昌浩分析敌情我情,说:“我们只有几十个堡寨,被敌人重兵围攻,怎么建立根据地?打阵地战,我们没资格,我们部队很英勇、很坚决,但毕竟各方面很有限。部队已经伤亡过半,精疲力尽。”

陈昌浩仍然坚持自己观点,继续强调说:“我们别无出路,别无出路!”

最后,徐向前的意见还是被他否定,结果导致西路军全军覆灭。到了最后,剩下不多人员只好化整为零,去分散突围。陈昌浩、徐向前一起走。

他们突出重围后,身边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两人来到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一个叫但复三的人收留他们住宿。但复三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此刻陈昌浩高烧不退,不能行动,便住下来养病。徐向前于是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后历尽千难万险,只身一人到达了延安。

徐向前兵败回到延安后,有人埋怨说:“把几万人马都搞光了,一个光杆司令还回来干什么。”但毛泽东认为西路军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怪徐向前个人,为此专门约见徐向前。

在谈话中,毛泽东对徐向前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有蛋呢!”

毛泽东的话语卸掉了一直压在徐向前心头上的沉重包袱。但是,徐向前没有忘记走散的陈昌浩,向毛泽东建议派人寻找陈昌浩。

毛泽东答应了。

随后,党中央派人去找陈昌浩,但在甘肃一带一直没找到他。原来,陈昌浩大病一场后,离开但复三家,转回湖北老家了。直到抗战爆发后,他才又回到延安。徐向前兵败西路军,但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没忘记失散了的搭档陈昌浩,甚至不惜求毛泽东寻找此人,如此的做法,在红军中传为佳话。

(陈冠任原创,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和复制)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