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是开国元勋,毛主席称他有“三个第一”,建国后却与军衔无缘

一提起开国元勋,相信大家立马会想到叶剑英、陈毅、粟裕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开国将帅们。其实在逐渐尘封的历史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怀念和尊敬。

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也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头上还戴着毛泽东称赞的“三个第一”的光环,但当许多部下和同时代人群星耀眼时,他却与军衔失之交臂,转业地方后,官不过副省级;他是毛泽东的至亲,贺子珍的胞兄贺敏学。但从没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向党和人民有过任何索取,甚至连一张和毛泽东的单独合影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邀他到丰泽园做客,称赞他有“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第一,渡长江第一。

贺敏学(1904—1988), 江西永新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中共永新县委书记。这里所指的武装暴动第一,是指贺敏学在1927年7月领导的永新暴动。其实,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提到;“暴动队始永新。”暴动后,贺敏学即率暴动队和袁文才、王佐上了井冈山。而毛泽东是1927年9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后才上的井冈山。1928年2月,当敌人开始进攻红军阵地时,贺敏学率领的永新赤卫大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敌前线指挥所,造成敌军全线崩溃,将敌军一个团全部歼灭,取得了第一次反“会剿”的胜利,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前期斗争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后在党政军高级干部和开国将帅中,贺敏学是当之无愧第一个上井冈山的人。

渡长江第一,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贺敏学时任第3野战军27军副军长,于1949年4月20日晚,在安徽无为亲自指挥27军渡过长江的渡江战役。毛泽东曾说;“你们部队是全军最早过江的部队。”

自1926年投身革命以来,贺敏学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均担任师、团、军以上要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赣南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1946年6月以后,参加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等重大战役作战,叱咤疆场,先后7次负重伤。亲历了一系列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在武装暴动,进军井冈山,突破长江天堑这三大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应该是份殊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严于律己,对于岗位变动频繁,职位时常变迁,无怨无悔;1952年,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后率军进据上海,协助第一任市长陈毅承担建设上海的光荣任务,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调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西安市委常委,在那里指挥完成了四个国家重点军工建设项目的施工和安装任务。1957年到福州,担任福建省副省长,分管工交和基建。在防空领域和地方建设都作出了最大贡献。

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地方,由于与贺子珍的关系,贺敏学时时处处做到顾全大局。

新中国第一次评级时,他主动从7级退到8级,对他这种资历的人来说,定7 级这并不算高,而且一辈子再未上调,1955年授军衔时,由于转业到地方,致使这位战争年代的虎将与军衔无缘。他看到不少老部下都穿上了上将中将服,没带军衔的也位高权重,他却心于止水,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

更有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江青在迫害贺子珍时,贺敏学也受牵连遭到打击迫害。最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过问下才得以昭雪。他退居二线后,还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4月,贺敏学病逝,终年84岁。逝世后,追授为正部级,中央称其为 “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建国后绝无仅有的以副部级之职,被中央盖棺论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的英雄色彩不仅没随岁月消退,反而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