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张国焘背叛革命 周恩来苦劝无果 为何不许警卫员枪毙他?

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征程中,既有意志坚强、始终如一的革命者,也有意志薄弱、背离革命的叛变者。

张国焘就是后者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一度是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导,在党内担任重要职位。由于张国焘妄图以军力胁迫中共中央中央,反对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积极开展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被剥夺了军权并遭到批判。

一向心高气傲的张国焘何曾有过这番遭遇?

从这一刻开始,张国焘就有了叛党的决心。

1938年4月4日,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张国焘趁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之际叛逃,跟着国民党代表蒋鼎文的小汽车直奔西安。在西安呆了几天后,张国焘又辗转西安、武汉,企图前往重庆,投向蒋介石的怀抱。

张国焘出走延安后,中共中央对他进行了挽留。4月11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与博古、董必武、叶剑英一同来到武汉,在李克农陪同下,来到张国焘居住的旅馆,与张国焘谈了一个通宵。

周恩来指出张国焘的错误,并希望他到中共驻武汉办事处去,有什么问题可以商量解决,但张国焘坚持不去。周恩来见劝说不动,只好要求张国焘向中央发个电报,一方面承认私自出走的错误,一方面请示对他今后工作的指示。

张国焘起草了一个电报稿交给周恩来。内容是:“毛、洛甫(即张闻天):弟于今晚抵江,不告而去,歉甚,希望能在汉派些工作。国焘。”

4月13日,周恩来、李克农再次来到张国焘居住的旅馆,让他看了中共中央希望张国焘“早日归来”的电报,劝他搬到办事处住,有事便于商量。张国焘坚持不去。

随后,周恩来多次与张国焘谈话,苦口婆心地劝告他到办事处去。周恩来解释说:“你到办事处可以和大家多交谈,行动还是一样自由嘛!”随后,在周恩来等人的劝告下,张国焘来到了中共驻武汉办事处。

可是,虽然来到办事处,张国焘叛党之心已决。他提出,要到武昌向蒋介石汇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当时,张国焘还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他这样坚持,别人也不便反对。

鉴于这种情况,周恩来、博古、董必武、叶剑英等人商量后,决定由周恩来陪同他去见蒋介石。

4月16日上午,张国焘在武昌见到蒋介石,开口就说:“兄弟在外,糊涂多时。”

周恩来立即插话反驳:“你糊涂,我可不糊涂。”

4月17日,周恩来、王明、博古一起到太平洋饭店,尽最大努力挽救张国焘,指出中共中央希望他“改正错误,回党工作”。

一意孤行的张国焘拒绝了周恩来的挽留,在一张留给周恩来的字条中写道:“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至要。”

鉴于张国焘的这种情况,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并向全党公布。

张国焘叛变革命以后,周恩来曾在重庆见过他一次。

那时,周恩来在重庆南方局主持工作,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促蒋抗日的谈判。

一天,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的国泰电影院看电影,警卫员颜太龙发现张国焘在电影院,就悄悄告诉了周恩来,并建议说:“你们先走,我一枪毙了他,趁乱再出去。”

周恩来制止了。

原来,当时的张国焘,不但早就被共产党扫地出门,而且对于国民党来说,也是一根失去利用价值,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击毙张国焘,对于国共双方都没有任何意义。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