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了两个名人辈出又非常诡异的年份:1899年(哪三位大文豪同年出生,同获诺贝尔奖青睐,且都选择了自杀)、1940年(雷锋、李小龙、约翰·列侬:有多少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近代史上,还有一个年份,在东西方同样出生了三个人,又有着同样类似的人生轨迹。不过,相比1899年、1940年,这一年出生的这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一年,就是1883年,代表人物为中国的汪精卫,日本的土肥原贤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这三个人虽然都臭名昭著,板上钉钉的历史大罪人,但其本人却都有可称道之处。
汪精卫,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重义轻生的革命志士,当年革命党陷入低潮,梁启超讽刺他们只会鼓动热血青年去牺牲,自己却躲在后方花天酒地,资深革命党人汪精卫为了给革命党争口气,亲自策划了晚清最重要的刺杀活动——刺杀摄政王载沣(有趣的是,载沣也是1883年出生,跟汪精卫同龄),虽然遗憾地失败了,但也让他声名鹊起。
尤其是他在狱中写的一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让他的大名迅速传遍了全国,后来还被广泛认为是孙中山的接班人。
而且,汪精卫的私生活也很值得称道,在国民党高层中以“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著称,比起那位在上海滩又赌又嫖的蒋介石强多了。
可以说,在投敌前的汪精卫,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再说土肥原,虽然名字不好听,又土又肥又圆,但为人却豪爽重义,大公无私,如果不是因为侵华战争,倒很值得一交。
土肥原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跟国民政府的高层打得火热,以“重信义、尚然诺”而著称,像抗日名将宋哲元、马占山等人虽然跟他敌对,但在私下里却都很尊重他。
还有墨索里尼,虽然是十恶不赦的狂热的纳粹分子,但他的艺术品位还是不错的,曾主持了意大利很多新式建筑,现在在意大利很多地方还可以见到他的作品。另外,还有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中国人对它情有独钟,其实也是出自墨索里尼之手。
然而,这三位同龄的“佳人”,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作“贼”,实在让人扼腕长叹。
当然,作“贼”是没有好下场的。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逝。关于他的死,民间有很多种传说,有说被神医下毒的,有说被枪伤感染的,还有说染上梅毒的,反正是不得好死。不过汪先生先别急着生气,因为他死后还有更大的悲剧在等着他呢——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的坟被炸开,尸体被烧毁,骨灰被丢弃在一个臭水沟里,永世不得翻身。
比汪精卫晚死半年的墨索里尼也没好到哪儿去,二战结束后被枪决,尸体被倒挂在米兰洛雷托广场示众,又被愤怒的群众暴尸。
土肥原多活了几年,也没逃过历史的审判,1948年12月23日,七个被判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被押上刑场,土肥原是第一个受刑者。
另外,1883年好像特别青睐政治人物,除了上面这三位,还有清朝最后的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山西王”阎锡山,美国四星上将史迪威,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外交家越飞,日本首相鸠山一郎,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一世……都是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在文坛,1883年也出生了几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比如捷克大作家卡夫卡,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苏联大作家阿·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