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开国大典毛主席拒让江青上天安门

本文口述者师哲(1905.6—1998.8),俄语翻译家,曾先后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访问前苏联及东欧,任俄文翻译。他多次参与中苏两国领导人对话,见证无数历史进程。

(毛泽东与江青)

整风时期,江青在中央党校学习。主席把她交给中央党校副校长彭真。当时主席兼着中央党校的校长。中央党校审查江青的历史,她的党籍都有问题了。因而她比较老实。到七大之后,她才有了组织鉴定。有了结论,她非常高兴,来找我。我是支部负责人。这样她才恢复组织生活。

她的生活习惯和主席的不一样,爱挑剔。在延安的时候,江青在政治上的表现还是拘谨严己,在公开场合不露面,不敢露峥嵘,顶多就是提出要买些东西。

如做皮衣,一定要买宁夏的滩羊羔羊皮。吃药,要从香港买。买山东的特产阿胶等等。当时国民党封锁我们,要办到这些事都比较困难。江青知道主席的全部心血、精力都用在考虑我党、国家的大事上,但为了达到她个人的目的,她故意干扰毛主席的工作。为了保证主席安心工作,我们不得不满足江青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为此任弼时批评我两次。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和江青)

高岗陪江青出巡到绥德调查,有一段时间不在延安。我批评高岗:你把延安丢了,跑到哪里去了。他赶快讲了实话,说这是为了照顾主席,他才去的。他说:“我不能得罪她。”中央转战陕北时,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留在陕北。周恩来的夫人邓大姐、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都到了河东后委,只有江青这位夫人留在陕北。她的职务是协理员,也做不了什么工作,还给机关添了不少麻烦。

转战陕北之后,她自认为有了政治资本。中央领导到香山后她去了一趟苏联,开国大典前回到北京。开国大典时,她想上天安门,毛主席不同意,她气得要死,但也无可奈何。

她后来逐渐越来越不像话。“文革”期间她当了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政治局委员,飞黄腾达,不可一世,无法无天。不少当年反对她婚事的同志都受到迫害,这都是江青一手导演的,这个账应记在她的身上。

毛主席将事情想得简单了,没有想到江青会是这样。主席并不了解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情况。

毛主席对江青并不满意。从后来公布的材料来看,从1974年起,毛主席严厉地批评了江青多次。毛主席没有把权交给江青,从这点证明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伟大的政治家。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jzhpress)

本文选摘自《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最新增订本)师哲 口述 李海文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事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反对托洛斯基、江浙同乡会、苏联肃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皖南事变、苏联卫国战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土地改革、战略决战、建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毛泽东选集》出版、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一百五十六项、日内瓦会议、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他曾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五次访苏。

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本人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 档案资料,使其内容更加翔实、准确、可靠。

:jzhpress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