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口述者师哲(1905.6—1998.8),俄语翻译家,曾先后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访问前苏联及东欧,任俄文翻译。他多次参与中苏两国领导人对话,见证无数历史进程。
(1944年,彭德怀和毛泽东在延安)
1945年5、6月间,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彭德怀作了专题发言,总结了八路军抗战的伟大成绩和几点经验教训,除谈到他个人方面的问题外,检讨了“百团大战”的得失,承担了责任。他敢于自我批评,不但严于解剖自己,问题谈得深刻,而且态度谦虚,严肃认真,既无矫揉造作之态,也无哗众取宠之心。一个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敢于正视,勇于揭发,能够实事求是地说出心里话,这是难能可贵的共产主义品格,实在值得我们青年一辈虚心学习。
(1945年,彭德怀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前排右第二人起:刘伯承、毛泽东、朱德、聂荣臻。二排右一为彭德怀)
当时,我也确是第一次听到像他那样的负责干部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所作的那样严格的自我批评。他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认识到,每个人对自己都必须经常进行一分为二的剖析,就像彭总一样严于律己,不断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并随时坚决地改正,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他讲话的两天后,从枣园到杨家岭开会的途中,我遇到了毛主席。于是我们边走边谈。
主席首先问我:“彭德怀那天在大会上的发言你听了没有?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感想?”
我诚心诚意地回答:“他的发言我注意听了,觉得还好,谈到实质性的问题,作了自我检讨,承认错误的态度也是诚恳的……”我的话还未讲完,毛泽东就不高兴了,说:“但他承认错误的态度十分勉强!也难说他是心悦诚服的。”
(1944年,延安。毛泽东与彭德怀二人,与美军事人员合影)
他这句话堵住了我的思路,我不知道如何才是。然而我心中却在盘算:一个领导干部,作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前方总指挥,即使有了错误,而且也并非全错,现在对自己的思想已作了检讨,承认了错误,承担了责任,并且是在这样的大会上,向全党、全军公开地作了自我批评,也就够可以的了。
大概主席从我的表情上察觉到了我的心思,于是又补充了两句:“此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这个话题没有再说下去,慢慢地转变了话题。
所以七大闭幕后,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继续批评彭总不是偶然的。
本篇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jzhpress)
本文选摘自《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最新增订本)师哲 口述 李海文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师哲亲历了中苏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诸多重大事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反对托洛斯基、江浙同乡会、苏联肃反、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皖南事变、苏联卫国战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土地改革、战略决战、建国、《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毛泽东选集》出版、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一百五十六项、日内瓦会议、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他曾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五次访苏。
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本人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 档案资料,使其内容更加翔实、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