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帝国的生与死》(3) 第一章 嘉祐三年 妖星出世
在嘉祐三年,无论是交趾的怪兽还是王安石的万言书,都无法长期吸引宋仁宗赵桢的眼球,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一个地方,进行着最后的争扎和努力。
——后宫的床第和自己女人们的肚皮。
无子,才是宋仁宗赵桢在嘉祐三年真正的政治危机。
北宋一朝,自太宗以后,香火一直不旺,赵光义的子孙接班人的香火一直不旺,八个皇帝(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竟然有四个(真宗、仁宗、哲宗、高宗)闹继承人危机,
图:宋太宗得位不正,江湖传闻太祖显灵诅咒,故而太宗一直香火不旺。
嘉祐三年时,四十八岁的宋仁宗赵祯仍然没有一个儿子,他的江山和帝国随时可能旁落外人之手。
没有谁对赵祯的境遇表示半分同情。对于北宋的帝国文人们来说,只要帝国的江山依然姓赵,他们的幸福生活就算买了长期保险,接班人,那是必须得有,不管他是不是赵祯的儿子。
他们没有时间来等待赵祯在床第上的努力,进入嘉佑时期,确立帝国的接班人,成了帝国文臣武将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他们纷纷向赵桢发难。
第一个向皇帝开炮的是范镇。
在名臣云集的嘉佑时期,华阳人范镇只能算是不入流的二流角色,虽然在嘉祐年间他的官已做到了知谏院,但如果不是在帝国继承人的问题上老范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话,他可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海洋中。
范镇的牙口好、耐心足,大有不撞南墙头不回的意思。在嘉佑二年,他一连就继承人的问题上了十九道书,时间跨度有大半年,保持着让赵祯每星期一上班就收一份请愿书。
杀人三千自损八百,为这事老范头发全白了。
赵祯面对老范的连环攻势只能选择被动性防守,把范镇调离知谏院的工作岗位。
事情当然没完,嘉佑三年,更狠的角色又站出来了。
除了包拯还能有谁。
翻开这位中国历史最有名的青天的生平,你会发现,包拯在真实的历史中,能够名垂青史,到并不是如民间传说中的那般断案如神,“包青天”在开封府只短短干了一年,没办过多少刑事案。而他的辉煌政绩,其实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谏。
包黑子为官二十多年,遇神谏神,遇佛弹佛,无论你是谁,只要有错,他就敢谏敢弹。
在包龙图的个人文集《包拯集》中,收录了他一百七十四篇奏议,其中五十多篇是弹劾本朝重要官员,被公开指名道姓的有六十多人。
当时人们都已经给他起了第二个名字——包弹。
包弹甚至从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一个文化俗语和和流行用语,官员们那时见面,经常的一句问候语就是——嘿哥们,最近你被包弹了没!
当谏官能当到包拯这样水平的,恐怕史上只有一个人能和他并肩齐美,那就是唐朝那位魏征。
老包这次节约办公用纸,报告懒得写了,直接在在朝堂上开门见山。
老大,帝国继承人的问题,我们也不知在你耳边念叨多少回,你老是推三阻四,到底是什么意思?(东宫虚位,数有言者,未审圣意何久不决),现在的帝国就像一部脱保的法拉利,出车祸了咋整?你这样对得起先皇列祖列宗吗?
赵祯刚喝下的一口铁观音一下全喷出来了,包黑子你他妈的也太不仗义了,当着这么多员工的面狠踩我赵桢的痛脚!一怒之下的赵桢把茶杯摔了个粉碎。
包拯,那你看谁来当太子,你来定好了(卿欲谁立?)。
朝堂上下一片鸦然,等待着暴风雨来的来临。
包黑子抬起头,口水又漫天的朝皇帝奔去——你问我立谁,啥意思?怀疑我想谋逆?立太子,那是整个帝国的利益,是为我老包一个人吗?你没儿子,我今年快七十了也没儿子(包拯之子五年前已病逝),我以后能沾新老板多少光!我是为我个人的私利吗?,就算你今天杀了我诛俺九族,立太子的事也得摆上台面,有个说法。(臣为宗庙万世计耳,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行年七十,且无子,非邀后福者)。
包拯洪亮的声音在朝堂回荡着,二人的目光狠狠对视着,努力用眼神杀死对方。
有这样不怕死的大臣,赵桢有什么办法——当然包拯也不用怕死,因为在北宋帝国还没有冲撞皇帝而被砍头的文臣。得罪皇帝,顶多不过去海南旅游二年。
仍然是赵祯眼神先投降,开始流露出的更多的乞求(老包,再给俺老赵一个机会!让俺再试试,最近武夷山老道开的那副中药很不错)。
包拯心一软,想起了自己每每下班回家,坐在空荡荡客厅中的孤独与凄凉,给了赵桢一个台阶下,把话题转向宫廷吏治等不痛不痒的话题上,结束了嘉祐三年北宋帝国君臣间最为激烈的一次交锋。
不要以为这种事只有千年难遇的包青天敢做,在嘉祐三年的北宋文人中,只有更狠,没有最狠,赵桢手下的文臣们紧跟着包黑子的后面,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向他们的皇帝下着黑手,目的只有一个,剌激老板解决帝国继承人的问题。
当年赵桢想给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搞个宣徽使的官做,除了遇到包拯的口水外,殿中侍御史唐介(字子方)也是动物凶猛,包唐二人合力赵桢当然招架不做,只有找帮手和借口,说老张任职的事情可是中书省开常委会通过的,你看文总理的签字是黑纸白字写在上面的。
唐介说那就是文彦博的错,我要弹劾他。
唐子方说到做到,第二天就在朝堂上公开弹劾当朝宰相文彦博,言辞相当激烈,大意说文宰相当初在四川的时候就经常贿赂后宫太监嫔妃,靠着女人们在枕边给皇帝吹风才坐上了宰相的位置,今天又主动要添张贵妃白嫩的屁股巴结着给皇帝的准老丈人升官加爵,实在不配坐在宰相的位置,强烈要求“小人”文彦博下课。
最初和包唐等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谏官吴奎一看老唐把事情搞复杂了,战火烧到了素来比较和善的文宰相那里,搞不好伤了政府部门和监察系统的和气对今后的工作大大不利,于是出来拉架,当和事佬。
唐子方眼已经杀红了,敌友不分,说吴奎你作为谏官竟然墙头草两边倒出来当好人,老子连你一块弹。
朝堂上被唐子方搞了个一地鸡毛。
一番乱战后的结果是张尧佐最终没做成宣徽使,而文宰相和吴奎调离当前岗位,包唐谏官集团大获全胜。
但老唐在朝堂上撒泼四处乱咬人也让皇帝觉得太有损帝国官员的形象,很快也把唐介贬出京任地方官。
唐介走得很潇洒,他知道他带走的,是“直声动天下”、“真御史必曰唐子方”的一系列美誉。
而东京,他唐介还会和灰太狼一样会再回来的。
嘉祐初年,唐介果然早就回来了,坐在了知谏院的位置。
当年的话题人物准国丈张尧佐早就已经去世,而唐介的臭嘴仍然犀利,一日赵桢与唐介办公闲暇聊天,提起了当年的事,赵桢有些感慨的说子方啊,当年你们极力反对我重用老张,说如果老张把持朝政的话,我就可能会做唐明皇,而老张就是大宋版的杨国忠,恐怕言过其实了吧。
唐介鼻子冷冷一哼说我当年打的比喻打错了,你怎么能和唐明皇相比呢?
赵祯说咋不能,唐宗宋祖我比不过,比个唐玄宗应该还不成问题吧!
唐介的声音提高了八度,说唐明皇重用外戚导致了安史之乱被赶出长安尝到了苦果,可是他的儿子李亨帮他平复了兵乱,将大唐的江山沿袭了下来。
可是老板,你有儿子吗?没儿子不要紧,现在你有继承人吗?
这句话太伤自尊了!
赵桢的脸顿时从红到白、从白到紫、从紫到青。
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百姓,他会提起杀猪刀和唐介拼命。
但是他是皇帝,北宋帝国的皇帝。
所以他只能忍。
最后连老弱病残半退休干部也欺负到赵桢头上了,韩城人张杲卿(张升)在嘉祐三年已经六十六岁了,身体也不好,处于半退休状态,赵桢是个很关心员工的老板,有次想起了张爱卿特地派人请其进宫拉拉家常,赵老板说老张啊你年龄大了也是孤寒之人,有空常进宫来坐坐,陪寡人聊聊天。
老张吃错药了,屁股立即从板凳上弹起来,声音同样高了八度。
我哪里孤寒了?我有家有室有儿有女,家族幸福不知道有多团结和睦,到是老板你快五十的人了,儿子都没一个,儿子没有不要紧关键是连接班人都没确定,皇宫这么大,大概能亲近的就是张贵妃了,你才是孤寒之人哪!
赵桢无语了,据说老张走后赵桢跑到张贵妃哪里。把张升欺负皇帝的话说了一遍,二人抱头痛哭,张美人的假睫毛都哭掉了,在空中飘阿飘阿,一如赵祯那颗无助的心。
在所有的声音中,时任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的司马光无疑是温和派,他看出了皇帝的痛苦无奈和不甘,司马光没有像包唐等人那样单刀直入,而是和风细雨,在谈到继承人问题的时候,司马光显得随意和轻松,说老板你现在四十多岁还很年轻,儿子肯定是会有的,只不过帝国没有继承人员工们心里不踏实,老板你可以先在家族子侄里先挑一个出来作为后备干部——后备干部嘛,有时候也只是后备而已,新皇子出世,先前的后备打发回家,该干啥干啥。
赵祯无奈的接受了这个听起来还算顺耳的建议。但嘉祐三年的他,依然没有放弃床第上的努力,一度还认为宫中的女人肚子过于娇贵,揣不做龙种,于是去民间找了十几个乡间女子进宫,大搞特搞,希望最后的奇迹还能发生。
赵祯还有机会吗?没有人能给他答案,人们在嘉祐三年夜色浓罩下的东京皇宫中传出的宫人乡女的那些微微呻吟声中看到了一个老男人有些乏力的奋斗。
到了嘉祐七年,无奈的赵桢终于放弃了争扎,接受帝国文人们的建议,之前的“后备干部”——堂兄赵允让的儿子赵曙被立为皇太子。
嘉祐八年(1063),宋仁宗赵祯病逝,终年五十三岁,这位感情丰富、善良仁厚的帝王,一生都在向周围的人付出和妥协,为成就一个繁华盛世而牺牲自己,而历史给他的回报却极少,今天大家都在迷醉于颂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人们也记做了他统治下的那些文化巨匠和顶级文臣——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柳永、沈括、包拯,而很少有人会记得苦命的孩子赵祯,即使记做,也只记做了他曾经和一只狸猫的关系,或是被西夏人打得头破血流的丑事。
【上一篇】《一个帝国的生与死》(2) 王安石年轻时为什么不肯进京:开封房价太高,家贫人众养不起?
敬请关注夜狼啸西风最新历史作品:《两宋烽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热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