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慈禧意外看到此人答卷,只一眼就钦定他为状元,如今看来简直神作

科举制是古时候各朝代选拔人才最为常用的方法,从隋朝时期起就一直沿用下来。因为科举制这样的用人制度的出现,帮助许多有能力的寒门学子能够进入社会上层,获得一展才能的机会。我们今天说到的主人公刘春霖正是清末科举考试中的榜首,中国最后一代状元。

因为科举制的特殊性,所以在古代考科举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若是考上榜首,也就是状元,那更是一脚踏入了富贵平稳生活的大门。但是刘春霖作为清朝甲辰科的榜首,却没有得到多少的富贵荣华。

在当时科考的最后一道阅卷关卡时,慈禧这位掌握着清末朝廷命脉的女人正是这最后一关的主人,也是她钦点了刘春霖这个榜首。当时慈禧正在筹办七十大寿,自然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好兆头,而刘春霖正是这个好兆头。

据说一开始考官们选择的榜首并不是刘春霖,而是一位叫做朱汝珍的广东考生。这个名字让这位太后一看就没有好感,又是“珍”又是和太平天国有关的广东,让慈禧看的真是觉得触霉头。而她在打开第二份试卷时,看到刘春霖这个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让她觉得甚是有好感。再往下看到他的卷子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于是当下慈禧便决定将其定为榜首。

只可惜这位状元还没有享受多长时间的荣誉,清朝就遭到了颠覆。辛亥革命之后刘春霖一直隐居在家,之后出任袁世凯总统政府内史,做一些文字应酬的工作。而在之后日军侵占北平后,这位状元的好友也做了日伪,并且试图劝刘春霖一起加入。最后被他严词拒绝,并发出“宁为华乞,不当汉奸”的呐喊。

这位本应该前途一片大好的“末科状元”,却沦为“第一人中最后人”。满腹经纶一手好字却因为时代的原因无处可施展。其实清末年间的许多读书人都是如此,时代的变换下,总是伴随着不断的牺牲。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