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了 历史快评栏目第16016期】
“历史来了”历史正文环节:“人民”与“土地”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必胜法宝,他的一生都走在土地改革的道路上,土地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土地的主人。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的愿望不是创建一个新国家,也不是致力于科学研究,我们希望的只是有自己的一个小家,吃饱穿暖。而毛泽东则是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善于利用它,才有了以后的成功。
毛主席与农民在一起
富农出身的毛泽东深知有土地的好处,他也明白百姓没有土地的坏处。有了土地,农民自己就可以不用担心饿肚子,但是拥有不多的土地就必须要努力耕种。想要不自己动手干活只有获得更多的土地,对于富农来说都如此,更何况是底层贫农?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土地的农民漫山遍野,打出“土地革命”的旗号对底层农民是很有吸引力的,“打土豪分田地”对泥腿子们的吸引不在于“打土豪”而是在于“分田地”,正是那种对土地的渴望,才给了他们“打土豪”的动力。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农民,他们没有几个是有着拯救百姓之类的远大高尚理想的,他们只想拿着长矛冲进地主阶级家中能够分取一些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土地。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亲自接见农民代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只是单纯的用“土地”引诱人民加入革命,毛泽东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了。毛主席晚年曾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没有土地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我润之的一生又哪里说的上是成功的呢。”所以如何调节土地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毛泽东一行人研究的问题。他们利用传统的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于平稳生活的依赖感。让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让他们明白,只有好好的建设与维护国家这个“大家”,自己才能有安稳幸福的“小家”。
人们群众的毛主席
土地是支撑毛泽东一生奋斗的力量,他正是通过利用土地的关系打下江山,也改善了自古以来农民百姓贫困不堪、衣不蔽体的状况,毛泽东不愧是中国最伟大的主席,向毛主席致敬!
“历史来了”快评环节:正所谓“蛇打七寸”,国家动乱,自然民不聊生。毛泽东正是以其毒辣的眼光看到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以“土地”激励人民的欲望,或许他们中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没有想要保家卫国的决心,但是谁不向往平稳安逸的生活。结束战斗,才能拥有土地,结束动乱的生活。这般激励人民从而依靠人民力量的方法,也只有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能够想出来了。
历史来了用最理性的角度,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中国军事和军事史林。想了解的更多军事内容 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平台:newnewtaotao 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