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三国乱世中独领风骚,他一生南征北讨统一了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 ,其子曹丕建立曹魏政权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影视剧中的经典形象
曹操并没有七十二疑冢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邺城遗址及曹操墓全景
在宋代以前,曹操墓地并不是谜团,曹操自己写的《终令》中就交代了“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丕、曹植都有文描述葬礼和入殓的情况,交待了葬在邺城之西。唐太宗李世民还曾为曹操墓作祭文。从北宋开始才慢慢没有人知道曹操墓所在,慢慢被传为有七十二疑冢。通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广为传播,曹操设立疑冢的奸诈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其实曹操一生简朴,对于自己的陵墓更是不封不树,着常服入葬不要珠宝陪葬。所以慢慢他的陵墓就消失在历史中了。
曹操陵墓(高陵)
曹操陵墓相对于安阳市区的位置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原来的都城邺城西12公里处。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文物局认定此墓为曹操墓,考古界大部分专家也认同官方的考古结论。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认定是曹操的遗骨。
发掘现场有武警值守
高陵展示厅
曹操的高陵墓道,这种墓道是典型的汉代陵墓风格
整个陵墓非常巨大,分有很多墓室
在墓中出土的石碑,上有“魏武王”字样,是认定此墓为曹操墓的重要依据
考古人员正在挑灯夜战
从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但金银玉器非常少
订阅本头条号或者关注“名人墓地”(mingrenmudi),让我每天带您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