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8日,周恩来。
送别战友时的笑容还残留在唇边,但他的眼里却显露出某种怅然若失的神情。他对电台的同志说:“注意和延安联络,飞机到达后马上来通知我。”
他送别的是王若飞、博古、叶挺、邓发等。王若飞、博古是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国共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后的情况。叶挺将军在政治协商会议后刚被营救出狱,去延安之情迫切,坚持要搭这趟飞机走,并且带上了他的女儿小扬眉。
这一天周恩来没有外出活动,就守在办公室里等电报。他一生乘飞机历险10余次,却仍然酷爱乘飞机,原因就是快。他的时间太宝贵。正因为遇险多,所以,自己爱坐飞机却不大放心战友们乘坐飞机,一有自己的同志坐飞机他就始终有些提心吊胆。这次也一样,他无法安心看文件。
秘书陈浩走进来时,周恩来敏感地停住脚问:“延安来电了吗?”
“没有。”陈浩摇摇头,“飞机没有这么快,还没到呢。”
“噢,还没到。”周恩来看看腕上的表,“还要过半个钟点多呢。”
周恩来在办公桌前坐下刚要看文件,又一下子站起身。见王若飞的爱人李佩芝走了进来。李佩芝的不安之色流露得更多几分。于是,周恩来那种不宁静的表现便被驱除了,恢复了惯有的从容镇定,指着腕上的手表安慰道:“还不到,也快了。你就不要走了,我们一起等电报。”
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根由的。正处于时局动荡的非常时期,大家生怕蒋介石暗中搞破坏。因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双十协定尚未签署,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便准备奉命回国。周恩来听到消息非常焦急,立刻驱车去找赫尔利,见面便严肃提出:“大使先生,你把我们的毛主席接出来了,你就必须把毛主席再送回延安。现在的协议还没签字,你就要走,这是不行的。你这个时候定将失信于天下人!”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逝去,延安那边始终未见到飞机,李佩芝越来越焦急。周恩来起初出于责任和所处位置,还努力调节大家的情绪,讲着小扬眉的活泼可爱和邓发的豪迈热烈。后来,他看过几次手表便渐渐沉默下去,话越来越少,终于再不敢提小扬眉了……
图为追悼大会会场。
但是,最终还是接到了飞机失事的电报!周恩来的脸色霎时变得煞白。他突然把头仰起来,眼皮微合。他想抑制住泪水,独个儿承受那种痛楚。可是,眼角那颗闪烁的泪珠越凝越大,终于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大家看见平时很能克制感情的周恩来那种悲戚涌泪的样子,都情不自禁地垂下头,默默地跟着流泪。李佩芝最先哭出了声。眼泪在她胸口中已然蓄积了许久,终于急骤地流淌出来,她放声大哭。接着是更多的同志,都随着哭出了声。
最后,周恩来也抑制不住汹涌的感情大潮,跟着哭出了声。
周恩来从胸腔里发出一声颤抖的呼唤,马上窒住声息,憋了很久,苍白的脸已经重新胀红起来,那哭声、诉说声才再次急泄地涌出:“都怪我啊,哪怕、哪怕是分乘两架、两架飞机……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对不住同志啊……”其实,周恩来是劝说过叶挺带小扬眉另乘飞机,只是没有坚持到底罢了。他一生总是严于责己,出了什么事一定要首先找自己的责任做自我批评。
事后,周恩来打消了大家猜测国民党做了手脚的看法。他举出那次过秦岭遇险的例子,说美国飞行员都是认真负责的,不会那么做。这次的不幸事件,实事求是讲是一次偶然发生的空难,是因为天气骤变,飞机不幸撞在了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