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博物院,其中有许多从关中各地抢救迁建而来的宅院,其中有樊家大院,在众多大院中不算很宏伟,进院子东侧有偏堂,眼睛顿时一亮,房中竟然陈列数十口铁钟。作为报时的大钟,锈迹斑斑,逐步在今人视线中落暮,但不知承载多少往事陈年,只能在陈列于此,真可谓“暮古岁月已去,陈年老钟依旧”
钟在中国古代有多种使用方法,最早使用在乐器上,也就是编钟。曾乙侯墓曾出土一组最好的编钟。在古代它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更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及道教的形成,中国出现了佛钟和铁钟,作为法器悬挂于寺庙道观中。用于祈祷感化、超度终生,所以我进过的大多寺庙如兴善寺、香积寺、兴教寺、草堂寺等均有钟楼和鼓楼。
像这种架于钟架上的铁钟,一般都用于城市的钟楼上,现在西安城内还保留有明代的钟鼓楼,钟鼓楼初为报时而建,还用作启闭城门的作用,所以晨钟暮鼓即早晨鸣钟开城门,晚上击鼓关城门。如西安钟楼的景云钟就是早晨鸣钟开城门。
仔细观察上面的大铁钟可以看到钟妞上有一个动物,它就是龙生九子之一“蒲牢”,传说蒲牢胆小喜欢吼叫。尤其好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下的乱叫,于是人们就将敲钟的木杵做成鲸鱼的样子以使得敲钟的时候格外的响亮。钟上的字依稀可见“康熙拾玖年造”
历史源远流长,战火弥漫,许多村庄毁于战火,连各地方志都无法查找,留下的大钟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如户县草堂明朝大良村铁钟,上面有几百个周至、长安、户县村名,为研究村史提供了活生生的历史信息。从上面这口铁钟的铭文我们可以得知“大x国(朝代看不清在陕西延安府延长县筷子里郭家崖有军民两村。两村之间有庙,上面供奉的是佛祖、观音菩萨、韦陀菩萨、关圣大帝。中间供奉四大天王、马王爷、牛王爷、土地爷。
再来看这口大钟它是明朝时期的一口铁钟,有几百斤重,根据上面的铭文我们可以看见几百个人名。应该是:“大明朝陕西都司榆林卫甘泉屯驻军送于太平寺的”,上面的人名应该是镇守此地军士的姓名。可见此钟对于研究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和“关中28卫”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上面大钟为关帝庙大钟,造型怪异,钟钮为人脸型。《史记》载,秦始皇收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毁,铸大钟数座以表皇权。自那以后,不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皆乐于铸钟,但不为法事,不为报时,专为宣扬功德,显示权贵。例如明嘉靖朝钟,清乾隆朝钟,永乐大钟等。难道此钟是用来宣扬关帝圣君历史功绩的。
看文字,是雷姓人铸造的一口铁钟
清乾隆年间雷王祖庙大铁钟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风调雨水大铁钟
盘古庙大铁钟
刘姓人集资铸造的大铁钟
清同治年间国泰民安大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