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共和国十大大将授衔的那些事

本篇主要分析一下十大大将的授衔依据。

首先,履历及授衔前的主要军职。

粟裕大将,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浙西挺进师师长、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攻台军总指挥、解放军总参谋长。

徐海东大将,参加黄麻起义,历任红二十七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后期基本在养病。

黄克诚大将,参加湘南起义,后历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三四四旅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

陈赓大将,黄埔三杰之一,参加南昌起义,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历任鄂豫皖红十二师师长、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即彭杨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谢兵团司令员、二野四兵团司令员、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共援越代表、志愿军三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谭政大将,参加秋收起义,历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萧劲光大将,历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红五军团政委、红七军团政委、红三军团参谋长、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武汉市警备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张云逸大将,早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后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司令员。

罗瑞卿大将,历任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王树声大将,参加黄麻起义,历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路军副总指挥、晋冀豫军区副代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湖北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

许光达大将,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二军团第六军十七师师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零师独立第二旅旅长、雁门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其次,看一下十位将军获得大将军衔的显性因素。

粟裕大将,在十年内战期间基本没有高光表现,抗日战争时期虽有表现但也无绝对高人一等的辉煌战绩,但自黄桥决战开始,到七战七捷,再到孟良崮,再到淮海、渡江,可以说是一步步成长为解放军顶级指挥员,只论战功的话,是可以与彭林刘并列的战将。试想一下,如果攻台或入朝,粟大将有一件成行,粟大将的战功极有可能跃居第一。但即便如此,从军内构成和历史时期的地位来看,粟大将还是入不了十元帅的,但第一大将实至名归,可以说,粟裕大将之地位,全凭军功挣来。

徐海东大将,只论面子上的硬货来说,徐老虎位列大将的支撑有两点,一是完成了红二十五军的小长征,和刘志丹一道为中央保住了陕北根据地;二是八路军的主力旅三四四旅旅长。

黄克诚大将,将军的功劳很多,别的多说了,主要就提两件,一是帅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支援新四军;二是最先提出东北的重要性并率部挺进东北。其余因素就是授衔前后为彭帅主要副手。

陈赓大将,传奇般的存在,早期的辉煌就不多说了,后来的硬货主要有八路军主力旅长,战略兵团陈谢兵团指挥员,援越抗法,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如果说皮定均因中原突围晋衔一级的话,长期作为中原机动兵团领导人的陈赓将军的大将实至名归。

谭政大将,大将中政工干部的代表,东野林罗刘谭四人领导班子之一。

萧劲光大将,别的不多说了,硬资历主要是陕甘宁留守司令和海军司令员。

张云逸大将,老同盟会员,百色起义主要领导人,新四军代理军长。

罗瑞卿大将,北野主要领导人,公安部长。

王树声大将,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军械部部长。

许光达大将,装甲兵司令员。

再次,看一下隐形因素。

粟裕大将,一、老红二十八团的人,朱德旧部,这点从朱德视察北野不受待见,视察华野如沐春风就可看出。二、与刘少奇私交甚好,一直想染指军队的刘对粟大将很赏识。三、华东战事的确令毛主席满意,本来都打算换上徐帅了,横空杀出个粟裕。

徐海东大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徐海东将军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这点主席一职铭记于心,与徐向前的不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后来作为陕北红军代表位列大将。

黄克诚大将,黄克诚将军解放后已经脱下军装,转入地方工作,但彭总主持军委后坚持要用,所以才调入军委,可以说和彭总的关系是将军获得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陈赓大将,与周总理情谊非凡,黄埔三杰硕果仅存,一直都是中共党内黄埔毕业生的佼佼者。

谭政大将,是大将中井冈山斗争的代表,早年为毛主席秘书。

萧劲光大将,后方留守司令,可见主席对其的信任,建国初期,二萧(另一萧华)是主席宠臣。

张云逸大将,资历深,威望高,因老同盟会的关系,与海外有天然的联系。

罗瑞卿大将,主席的大保镖,主席称之为罗长子。

王树声大将,后来各方面都没有很突出,但四方面军战将众多,不把他拿上来,难免影响到四方面军众将的军衔评定。

许光达大将,二方面军战将凋零,萧克由有历史问题,所以推上了许。

最后,不管怎么说,这些分析,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是历史的大手把十位将军推上了前台,铸就了叱咤风云的十大大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