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晚年的张国焘 高度评价毛主席

1968年10月21日。香港,一座普通的民宅。

出现了几名美国官员,他们正要拜访这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以获得他对大陆时局的高见,供美国政府参考。而这位身居陋室的人,正是移居香港的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国焘。此次“专访”资料,直到1992年才公布其相关信息,之前一直被美国政府列为机密文件。人们在解密的这些资料中发现,张国焘对毛主席的评价十分高。

长征中的张国焘与毛泽东。网络图

张国焘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从组织学生运动到发动工农运动,亲力亲为,勇于担当,不过从未当上第一把手。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他所属的部队有八万多人,而毛主席和朱德仅不足一万人。为了争夺中央领导权,分裂红军,公然另立中央,最终失败,但自此对党的批评心怀不满,多次拒绝挽救,最后于1938年4月投靠国民党,不久就被开除党籍。

在国民党内,尽管张国焘十分卖力地反共,但仍无法得到信任。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国焘只好前往台湾。

在台湾,张国焘是个被遗忘的人,国民党再也没有给他安排工作,几乎没有收入。此外,还受到他人欺凌,张国焘租住的房子被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的人“强行公用”。

深受打击的张国焘,在年底带妻和三个儿子移居香港。

美国解密的张国焘档案首页。网络图

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金价暴涨,缺乏“炒金”经验的张国焘,拿出积蓄五千美元做买卖黄金,没想到最后差点连老本都赔光。此后一家人只能靠当大儿子当教师获得是不多的薪水勉强度日,此外还要供养二儿子和三儿子读书,生活窘困。后来,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还不幸跌倒,摔断了臀盘骨,半年才出院,却落下了残疾。

1968年10月21日,三名美方人员对张国焘进行专访。在与美方来访人员谈到毛主席时,张国焘认为毛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有着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

1976年的一天,张国焘突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杨子烈也年事已高,加上残疾,无法照料张国焘。

张国焘之墓。网络图

张国焘不得不申请住进老人病院。

1979的冬天,加拿大十分寒冷。

病床上的张国寿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忍受着严寒的折磨。

很快,张国焘已处于弥留之际。,他想再看一眼亲人时,身边却空无一人。当亲人赶到时,已去世多时。

(欢迎关注“新史记”号:xsj274)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