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家系列”之九:李鸿章(5)
李鸿章一向被视为软蛋和卖国贼,居然对日本人说过如此硬气的话,小伙伴们是不是惊呆啦?
兴办洋务,李鸿章事业丰收,官场得意。创设北洋海军是李鸿章最大成就,同时,作为陆军的淮军也没耽误改革。这次军事改革效果怎样?李鸿章自己挺满意,在给组织的报告中说,北洋各军“使用枪炮全系西方精利之器”。[1]
明治天皇的小舅子柳原前光(图注)
李鸿章似乎没吹牛。
大清帝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一败再败,对洋鬼子又恨又怕,但对小日本还看不上眼。1874年,明治维新才搞6年,日本人就蠢蠢欲动,想学西方搞块殖民地玩玩。鬼子看上台湾,派柳原前光(明治天皇的小舅子)来见李鸿章。小柳子说了半天,意思不打台湾了,您给点钱就成。写到这里,笔者还真是“呸服”日本人的强盗逻辑:本来不是你的东西,你日本非要去抢,对方不给,你居然提出要点银子。能说出这话,脸皮得有多厚啊!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踌躇满志时的李鸿章,眼神简直睥睨一切(图注)
李鸿章霸气地答复:“呸!要钱没有,要打奉陪。送客!”[2]
日本人当时实力还不够,就是敲诈,一看李鸿章不吃这一套,只好放弃,继续富国强兵先。可气的是,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最后还是给了日本人60万两。大清国库尽管不宽裕,但这点儿小钱还是毛毛雨,所以就用来打发日本人。钱是不多,但内涵就多了。西方人说得对极了:”这无异于邀请日本人进一步侵略。“果然,报应在20年后来了。这一次,日本人要价(2万万)至少是当年的300多倍!
20年后,日本人终于在甲午战争中把大清打得一败涂地。李鸿章的人生,从此急转直下。为了羞辱李鸿章,日本把清政府派去谈判的外交官赶了回去,声称非李中堂不可。在马关,李鸿章觉得2亿赔款实在是个天文数字,向伊藤博文乞求:“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能否再减轻?”。伊藤冷冷答道:“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不赔钱就接着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伊藤明显是在提醒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杀入北京的旧事。李鸿章哪担得起这个责,只能无语。
20年前后,李鸿章的2句话,2张图,令人唏嘘不已。一句话:“自强才是硬道理。”
马关谈判时的李鸿章,一副乞求的眼神(图注)
下集预告:“改革家系列”之九:李鸿章(5)
光绪皇帝问淮军改革后能不能打,李鸿章如何作答?
引文出处:
[1] 李鸿章:《复奏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光绪十七年八月初八日),《李鸿章全集》(14·奏议14》,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2] 端木赐香:《傲慢李鸿章》,《名人传记》,2012年第12期(上),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