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家系列”之七:成吉思汗(10,大结局)
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大厦塌了;
阿提拉死后,“上帝之鞭”折了;
赫连勃勃死后,大夏国垮了;
……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更猛了!拿破仑说自己不如成吉思汗,其实是指他的儿孙们不如成吉思汗的后代争气。
成吉思汗率军出征(图注)
游牧民族分裂的事儿司空见惯,所谓“聚也匆匆,散也匆匆”。胡人在战国分裂过,匈奴在汉朝分裂过,突厥在隋朝分裂过。为什么?草原部落如果出现强人,可以实现“大一统”,但由于常常采取各部落联盟的形式,这种统一是脆弱的,如果强人死掉,联盟往往散伙,鸟归林,鱼回水。
1206年前,蒙古部落也是四分五裂,但1206年之后,蒙古族团结得像一个人。这一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当了可汗。
成吉思汗团结内部、巩固统一的办法主要有两个。
一是组织再造。他祭出了著名的“千户制”,打破部落原有建制,重新编组,以十进制编成十户、百户、千户。部落的头头们可以做千户的头儿,但所辖人马则“五湖四海”,看不到几个自己原来部落的“旧人”。“千户制”的军民一体编组模式,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成吉思汗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各部落首领喜欢的儿子和干将等人集中起来,建立一支中央军(怯薛)。中央军1万人,主要担纲2个角色:一是可汗的警卫队,二是全军的教导队。奇怪的是,这么厉害的精锐部队,从来没到前线打过实战。显然,成吉思汗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把部落首领们的儿子们作为人质了,还把他们的骨干也抽走。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部落首领们即使要反,但一无亲信,二有顾忌,最多也只能想想而已。
蒙古人下侧射英姿(图注)
二是依法治国。成吉思汗创设文字,并出台著名的《成吉思汗法典》(今已散失),使蒙古军民在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特别强调,法典“今后不许更改!擅自更改的人,必予处罚!”[1]成吉思汗过世后,人死法在,使他的子孙少了许多烦恼,能够专事征伐。志费尼写道:
“(法典)收藏在各宗王的府库中,当新可汗即大位,或是要进行大军的动员,或是宗王们召开大会,要商讨全国要务或行政之时,他们都要展开这个卷轴,从其中寻求典范;当大军前进的时候,对于(敌方)城市州县的攻占,破坏和处理,也要按其中的指示去做。”
蒙古军队画卷(图注)
不过,成吉思汗的办法只管了一两代人,蒙古帝国还是没能打破所有军事帝国的魔咒——短命而亡。扩张是蒙古帝国的生命之源,当扩张达到顶点后停滞下来,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也很快被“暮气”折腾得奄奄一息。正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下集预告:“改革家系列”之八:张居正(1)
张居眼里的宋朝,就一个字
尾注:
[1] 札奇斯钦:《蒙古史论丛》(上),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年,第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