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已进行了近四年之久,项羽和刘邦的争战相持不下,后来刘邦联合的韩信、彭越、刘贾等人的兵力赶到,大家会合在一起,共同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追上之后,韩信指挥汉军布置了几层兵力,号称十面埋伏,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一地方。
两军这天交战,楚军左冲右突始终不能冲出重围,但楚军由于四面被围,处于狗急跳墙的状态,加上跟着项羽作战时日已久,有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拼杀起来非常不要命,所以汉军也拿他们没办法,天黑之后,两军各自回营,韩信想了一个办法,他让汉军抵楚营外,又派人召集了军中的楚地人,让他们唱楚歌,也让其他士兵学唱,至夜,汉军营中楚歌四起。楚军士兵听了,一时间感慨万千,思亲恋乡之情,多年征战之苦,一齐涌上心头,顿觉忧思难抑,肝肠寸断,再也不想打仗了。
就连楚霸王项羽也被感染,歌声刚起时,项羽由于征战一天十分困乏,刚要睡着,忽听见四面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疑惑之际,又为楚歌歌词及曲调而动容,想起眼下的兵士经过几番交战,人数已经不多,粮食又没有了,又念及自己八年前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起兵,纵横四方,自己也曾雄霸天下,而今竟然被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心下以为楚国人都在抱怨自己,也不由得悲悔交加,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他的爱姬也起来陪项羽一起饮酒。项羽喝了一会儿也和着这楚歌唱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听项羽唱完诗,也直掉眼泪,便为项羽的诗和了一首,执剑起舞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独生?”唱完后自刎于项羽的面前。
及至天色微明,项羽才发现这一曲楚歌的厉害,因为他的数千将兵已经只剩了八百人,其他人都已经投降汉军去了,项羽只好率这八百骑兵奋力冲出重围,奔至乌江岸边时,后汉兵大军追至,项羽遂自刎于江边。
一曲楚歌的威力竟能瓦解数千楚军,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势力,实在是高明呀!这曲楚歌到底是怎样的一首歌呢!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首歌流传下来了吗?其实是有历史记载的。《史记》和《汉书》都写到这首楚歌的威力,东汉时的学者应劭说:“楚歌者,鸡鸣歌也。”《晋太康地记》也记载说:“后汉固始、鮦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於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其内容是:
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
此诗歌并不敢肯定就是“四面楚歌”中的楚歌,但可能性较大,但调子已经失传。另外还有几个版本的楚歌,但应是后人对照故事附会的!这里摘录于此:
版本一: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 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 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 披坚执锐兮孤立沙冈。 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 妻子何堪兮独宿孤房。 虽有余田兮孰与之守, 邻家酒熟兮孰与之尝。 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 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 胡马嘶风兮尚知恋土, 人生客久兮宁忘故乡。 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 骨肉为泥兮衰草濠梁。 魂魄悠悠兮枉知所倚, 壮志寥寥兮付之荒唐。 当此永夜兮追思退省, 及早散楚兮免死殊方。 我歌岂诞兮天遣告汝, 汝其知命兮勿谓渺茫。 汉王有德兮降军不杀, 哀告归寄兮放汝翱翔。 勿守空营兮粮道已绝, 指日擒羽兮玉石俱伤。 楚之声兮散楚军,我能吹兮协六律。 我非胥兮品丹阳,我非邹兮歌燕室。 仙音彻兮通九天,秋风起兮亡楚日。 楚既亡兮汝焉归,时不待兮如电疾。 歌兮歌兮三百字,字字句句有深意。
版本二:
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版本三: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伤。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甲持戟兮孤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宿空床?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家有余田兮谁裹蒿粮,魂魄悠悠兮往之所以,壮士寥寥兮付之荒唐。汉王有德兮降军不杀,指日擒羽兮玉石俱伤。我歌岂诞兮天谴告汝,汝知其命兮勿为渺茫。
欢迎订阅古月今谈头条号,每天都会很精彩,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此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