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评论家。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从八岁发蒙初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到逝世前半月读《容斋随笔》,可以说书本伴随了这位伟人一生。毛泽东对古典小说情有独钟,而其中最令他倾心的无疑就是《红楼梦》了。毛泽东一生与《红楼梦》不离不弃,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时期,毛泽东总喜欢拿《红楼梦》说事,其中有三句经典的评论让人深思。
中国古典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红楼梦》是继《金瓶梅》之后,以一个封建家庭为题材的一部最成功的小说。《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巨著。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向来很高。1938年4月,他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谈到中国和外国关系时提到:“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可以说是无以加复!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中央军委会议成员时,对在座的许世友说:“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你就只讲打仗。”许世友一生戎武,是少数几个毛泽东可以交心的高级将领之一。当时正是“文革”期间,毛泽东这番对话,道出了他内心的一种真情和某种忧虑。在毛泽东看来,“反修防修”是国内压倒一切的大事。他希望跟随他转战南北的将军们,能够如读懂古典小说《红楼梦》那样,去读懂中国的现实政治。但像许世友这样一个文化“粗人”,又怎么能真正读懂《红楼梦》呢?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在毛泽东看来,把《红楼梦》当故事来读,是读小说的初浅层次;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才能进入到读小说的较深层次。如何把《红楼梦》当历史读,毛泽东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要了解《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以及《红楼梦》中的思想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进步要求。第二,要把握好《红楼梦》的历史内涵,要把它看作是中国封建神会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当刘少奇谈到自己已经看完《红楼梦》,说该书“讲到很细致的封建社会的情况”时,毛泽东说道:“《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道:“《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1965年,毛泽东又对外交工作人员王海容说:“你要不读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封建主义!”
《红楼梦》书中包罗万象,被称为“百科全书”,因为视角不同,所以每个人眼里都有一部《红楼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毛泽东读《红楼梦》,另是一路,尤其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他是把小说当作社会生活的反映,当作历史来读的,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解剖。《红楼梦》中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但它毕竟还只是小说。把一本虚构的小说当作明智的历史,就现代的观点看,还是有些牵强附会的。
不用阶级斗争观点,就讲不通。毛泽东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阶级斗争。1964年8月,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还说道:“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毛泽东提出了“第四回总纲说”,是理解整部小说的“一把根本的钥匙”,而那张“护官符”则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地位的牢固形式和法宝,反映了他们利用这一法宝对财富的剥夺和占有,对平民百姓的肆意欺压。而这一切,没有敏锐的阶级斗争眼光,是不容易发现和领会的。
毛泽东用阶级斗争观点读《红楼梦》,得出的又一个看法是“借爱情写政治”。1973年12月,毛泽东同部队领导同治谈话中说到:“曹雪芹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真事就是政治斗争,不能讲,于是用爱情掩盖它。”客观的讲,《红楼梦》无论在取材和构思上,并非着眼于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它主要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内部冲突,并由此兼及周围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在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中,十分自然的渗透了相应的政治内容。《红楼梦》的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固然包含着一定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但如果把阶级斗争看成是第一位的,把《红楼梦》看成一部政治小说,未免有些偏颇。(刘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