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杨洪:谨小慎微的一代名将 智勇双全 活跃于明朝的北部边塞上 在土木堡被怀疑私通蒙古

杨洪是明朝名将,曾随随明成祖朱棣北伐、阳武侯薛禄征大松岭,长年守备边关。自永乐初至正统末年,杨洪在边已四十余年,以敢战、善战至大将,声震南北,迤北诸部对他十分畏惧,称其为“杨王”。史称杨洪“自百户至封侯,威名闻岭北,未尝专杀一人”。

杨洪的祖父在明朝初年以战功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成为汉中百户,他的父亲承袭祖父的官职,在靖难之役时为帝王出生入死,建文四年时战死于灵璧,他的母亲极其贤淑善良,刚正明理,重视孩童教育,杨洪在幼时深受教导。建文四年父亲在灵璧战死后,杨洪承袭父职,于永乐元年上位,并且迎接母亲到身边,每当他出征时,母亲总是鼓励他,给予帮助,杨洪非常敬重母亲。

在这种将相家庭出生的杨洪自然得到了一身本领,为他往后的战役打下基础。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建文元年发兵靖难,三年后夺取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江山,是为明成祖。永乐八年时,边境的元朝旧臣残将多番侵扰,明成祖朱棣忍无可忍,派将出征多次未果,决定自己身披战服迎敌,杨洪率部随从帝王出征漠北。

在此次战役中,杨洪身先士卒,秉持不怕牺牲的精神,谨记母亲教诲,英勇作战,经过数十天作战,打败了敌军。朱棣的一生都处在征战之中,深知战场险恶的他非常赏识智勇双全的杨洪,曾称其为将才,并下令记住其性命,日后重用,除了帝王的重用,杨洪还得到了上司成安侯郭亮的器重,设略军事都同他讨论商议。

杨洪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数十年守卫大明的边境,机智勇敢,善于戍守的他甚至被边境各族称为"杨王"。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边境屡屡被外敌侵扰,杨洪作为杰出的边境将领受到重托,在宣德初年多次出征,以自己优越的军事能力连连克敌,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宣德七年时,朝中大臣针对边境情况,准备在军事要地设置营地,派遣兵将驻守,身为边境杰出的将领,杨洪非常熟悉当地环境,因此授命担起了重任。

数月后,杨洪完成了朝中所发任务,他又召集兵将们,鼓舞士气,决心与同甘共苦,一起保卫边境,在此后岁月里,关心将士们,共同为明朝的边境作出极大贡献。正统元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兵部尚书王骥在巡边时发现边境将领多为懦弱,害怕蒙古骑兵,因此他上书于帝王,请求加紧边将的训练,以更好防御外敌。帝王尤为赞同,王骥也趁机推荐了杨洪的军事才能,明英宗便下令升任杨洪,挑选兵将予他,让他加以训练,共卫边境。

在此时先朝出色将领已经多数逝世,杨洪开始独当一面,屡屡出兵击败敌人,也因此朝中大臣多数袒护他,这越发使得杨洪施展了自己的能力。他不仅拥有出色的军事能力,也有坚强的意志力。正统三年,边境少数民族兀良哈侵扰,杨洪率领将士出击,战场中杨洪不幸落马,但他仍然与敌人抗击,捕获敌人,赢得胜利。杨洪没有辜负帝王跟朝臣的信任,在位期间始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团结兵将,从正统元年至正统九年间,杨洪屡屡立下赫赫战功,职位也也在提升,得到朝廷上下的刮目相看。

正统十四年,瓦剌四路进犯,明军屡败,英宗决定亲征,仓促准备后,约二十多万大军即从京城出发,直奔大同,未见也先主力后,粮草不济,又立即班师回京,到达土木堡时,由于战力、路线、水源等诸多问题,被瓦剌军合围,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本人也被生俘。

英宗到达大同开始北还后没多久,也先就迅速回兵进攻了大同,大同是军事重镇,同宣府地位不相上下,大同都督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等将领都已在七月十五日领兵出战时兵败将亡,大同城内只剩下副总兵郭登成为指挥官。在瓦剌的强攻下,大同城内残余的明军死伤大半,能保住城池不失已是郭登指挥有方,遑论再派援军为英宗解围了。

也先清除了可能增援英宗的大同守军的威胁后,就开始尾追回师的明军。宣大防线以宣府大同为镇城,一路修备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堡,除此之外就无险可守,以平原为主,英宗率领的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和也先骑兵为主的瓦剌军队在平原上对决的话,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明军在没有周密准备下,不可能在平原上主动与瓦剌对决,这也是军事常识。

然而在土木堡之变中,杨洪的表现引起了后世的争议。“土木之变”前后,杨洪正是宣府最高指挥官。英宗御驾北征至沙岭时,召杨洪入见,命他随驾西行,继而又命他守阳和山二口,英宗还至宣府时,命他为殿前将领,继而又命他还守本镇。八月十五日,英宗在土木堡被围困时,宣府并未被瓦剌攻击,而宣府乃重镇,配置兵力为九边之首,当时至少有三万步兵,一万骑兵以及各种火器。如果再收集一下溃兵和附近友军,可以派出一支强大的部队进行支援。但事实是宣府总兵官杨洪“惊惶无措,闭门不出。若土木之围,洪能以后冲之,必无是败”。

宣府到土木堡的距离,只有区区不到五十里路,并且明军被围困后,并没有马上崩溃,而是与瓦剌相持了二到三天之久,最后由于没有水源才导致奔溃。三天的时间,足够杨洪打探到消息,做出决断并急行军赶到土木堡,而他并没有这样做。

有人认为,即使杨洪率兵去救,也是杯水车薪,只会被瓦剌围点打援送人头而已。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在宣府至土木的路程上,确实适合骑兵机动作战,率兵救援的确有很大风险,还面临着救驾不成,宣府反而被乘火打劫失守的可能。但杨洪乃是边关宿将,应该将所有可能性考虑到并作出最合理的应对,对久受君恩的他来说,皇帝面临包围乃至消灭的命运,作为臣子,一兵一卒不发显然有点说不过去,是掉脑袋的罪名,事后也必将被清算。

事实上土木堡之变后杨洪就与石亨一起被下狱了,只是后来代宗登基,在于谦的保举下,又将他俩从牢里放出主持军事。这一点,在事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摘取于谦与李贤的观点可作代表,于谦认为:幸存宣府一城,有洪以守之,虽不救土木之危,以解君父之难,然足以为京师及居庸之应援,接大同等处之声势。李贤认为:若土木之围,洪能以后冲之,必无是败...视君父之难略不为急,所存可知矣。

于谦未随军出征,随后拥景帝有功,李贤是土木之变的当事者和幸存者,两人的立场各有不同,也属正常。不过杨洪没有出兵,连瓦剌军自己都有点意外,这就说明一点问题了。瓦剌兵分多路,很多人只看到尾追明军的也先主力,忽略了阿刺知院和脱脱不欢的两路兵马,正是阿刺知院这路瓦剌军队,在土木之变前,早已“围马营已三日,将河水断绝,营中无水”,守备马营的正是杨洪之子杨俊,守备独石的是都指挥赵玫。杨俊兵溃南逃,赵玫也弃城南奔,随之而来的是沿线的龙门卫、龙门所、怀来、永宁纷纷失守,宣府以东的居庸关外已无防御。

而英宗收到了阳和败仗的消息,马营与独石的失败消息,并没有及时送到英宗手中,这不能不说与杨洪有关,为儿子拖延一下,掩盖一下,万一明军击败了也先或平安回京,这种小溃败就无关大局了。恰恰是知情未报或晚报,导致了明军未能及时知晓怀来被占,水源被夺的消息,也就没能做出及时应变,明军行军到土木堡,距怀来城只有不到二十里,但未知虚实,加上天色将黑,未敢轻动,不得已才选择在土木堡扎营。正是由于杨俊等人弃城而逃,阿刺知院部瓦剌军占据了水源,导致了明军极度缺水,这也是于谦等人在事后弹劾杨俊的原因。

土木之变后于谦说过:遇达贼临城,不能效力死守,辄将独石、马营归贼...以致士卒溃散,城池失守,开贼突窜之路,因而辱国丧师,至今令人痛恨。叶盛建言:今日之事,边关为急。往者独石、马营不弃,则六师何以陷土木?严从简也说:土木之变根于此路,由于杨俊失机,故杨氏有诛也。他们都认为,由独石、马营南下的瓦剌军,才是造成明军覆灭的主因。

也先俘获英宗后,曾两次挟英宗到宣府城下,要求打开城门,杨洪老谋深算,始终没有答应也先的要求。应该说,当时杨洪的选择是正确的,宣府大门一开,瓦剌就有了立足之地,可以以此为基地威胁北京,后患无穷。杨洪重社稷不重君王的选择没有错,不过这也成为英宗复辟后怀恨的原因之一。

土木之变后,杨洪由于没有及时赴援,受到弹劾,被下狱,但在随后的北京保卫战时,杨洪又同石亨一起被重新起用。在北京保卫战末期,杨洪应勤王诏率宣府二万精兵以救,不过等他到达时瓦剌已经退兵,随后杨洪追杀败退的瓦剌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代宗正式即位后,由于守卫宣府和勤王有功,杨洪又进封为昌平侯,加授“奉天栩运推诚宣力武臣”勋号,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赠世券,食禄1100石。

到了景泰二年,杨洪又被于谦举荐,挂镇朔大将军印,再度出镇宣府。他的两个侄子杨能、杨信分别被擢升为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充任他的左右参将。杨洪庶长子杨俊,则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留京师总领三千营。不过杨洪当时毕竟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老人,他六月出京,八月就因为染病返京,并一病不起,于当年九月病逝。代宗为其辍朝一日,追赠为颖国公,赐谥武襄,可谓生前死后,都极具荣光。

好景不长,六年不到后的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位,重新登基,改元天顺。英宗复辟后,随即对拥立代宗的大臣进行清算,复位当天就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正月二十二,于谦被处死。杨洪在土木之变中瞒报消息,明军被围时未派援兵,其子杨俊弃守马营,导致宣府外全线失守,怀来城和桑干河被瓦剌占据,自然也在被清算之列。

假设杨洪仍在世,恐怕跟于谦一样,逃不了被杀的命运,不过当时杨洪已去世数年,未被殃及,杨俊就没这么好运气,英宗把旧账算在了他头上,被加上“土木之变”坐视英宗被俘不救,及党附于谦等罪名,被夺爵弃市。杨俊之子杨珍也受牵连被流放广西,直到宪宗即位后才被召还。

杨洪还有两个侄子,杨能与杨信,分别担任过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加上杨俊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这是杨氏一门荣誉最高点,时人称为一门一候三都督,皆手握重兵,官至极品。杨能也曾担任宣府总兵官,天顺元年封伯,与来犯的以孛来为首的鞑靼部交战失利后被贬,当年郁郁而终,杨能没有子嗣,他的伯爵称号也就无人继承。

杨信在天顺元年也被封伯,天顺四年挂征西前将军印,出任总兵官镇守大同。杨信是杨门将领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明史》也曾赞道:“杨信在边三十余年,镇以安静、人为乐用。镇守边关三十余年,屡败蒙古,颇有杨洪当年风采,成化十三年冬,卒于任上。杨氏一门主要将领都被封爵,杨洪是死后追授公爵,杨俊、杨能、杨信都受封侯爵,只有杨信的“彰武候”爵位传了下来,杨信死后,传其子杨瑾,再传其孙杨炳,最后袭爵的子孙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战役中战死,也算死得其所。

纵观杨洪一生,镇守边疆四十余年,威震边关,被誉为第一良将,如果没有随后的土木堡之变,他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的。在土木之变中,杨洪略存私心瞒报军情导致明军消息落后,又在土木堡被围时没有赴援,这是比较有疑问的地方,也是英宗复辟后杨俊被杀的主要原因,但英宗还是给他留了面子,没有在他身后追究,至于未开宣府城门,在当时情况下这是正确的选择,除了朱祁镇心里可能不舒服,历代都没有疑义。

历史上对杨洪评价也很高,杨洪墓前《神道碑》中赞道:“杨洪为人,孝友忠信,果敢刚毅...洪健在时,在边巡哨,匿敌但窥旌旗知为杨洪,便奔窜相告:杨王来也!不可出!甚至急急而匿遁。"杨洪一生,碑石有铭,史书有传。塞外各地民间老幼有口皆碑,以致相传五百余年而不衰,对于一名军人来说,着实是荣耀无比。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