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 大器晚成的榜样 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苏洵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广为大家所知,其实主要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而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他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苏轼与苏辙。第二个是《三字经》里将他树立为大器晚成的榜样。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告诉我们的。老泉姓苏名洵,北宋人士,在从生到死的57年时间里,他的前半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游手好闲和生儿子;后半辈子也只做了两件事:读书和教儿子。要知道,不论在哪个朝代,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和理想都嗷嗷待哺的中年男人来说,再拿出精力来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

公元1045年的北宋,已经37岁的苏洵,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此。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一门三词客”的锦绣文章,而是一个几百年前的普通父亲的逆袭故事。如果你去问,身为“唐宋八大家”你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是我的子瞻和子由。但其实,那个和苏轼、苏辙兄弟一起长大的父亲,才是最好的。

公元1045年,27岁开始发愤的苏洵在十年的闭门苦读后,并没有换来一朝“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又一次落榜了。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事业不顺,一无所成。再看着身边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苏轼已经9岁,小儿子苏辙也已经7岁。自己若将科举的路一条道走到黑,可两个儿子的成长和教育恐怕也要耽搁。岁月不饶人,世上安得双全法,留给苏洵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苏洵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终于,在反复权衡之后,苏洵做了一个大胆而令人吃惊的决定:不考了。

不考了的意思,就是从此绝了做官的路、告别那些经世致用的理想,退役改行了。那改什么呢?答:读书和带娃。读书,很像现在的自媒体和自由作家;带娃,就是培养苏轼苏辙两兄弟。他带娃的方式很笨也很简单,不同于现在任何一家公众号推荐的高大上的教育鸡汤,归纳起来只有四个字:用心,身教。

苏洵式用心,就是因材施教,从苏轼苏辙的性格特点出发,循循引导。从哪里开始呢?先来起一个用心良苦的名字吧!苏轼,嗯,不错!苏洵曾写过《名二子说》,表面是解释苏轼、苏辙名字的由来,实际更是告诫他们做人的道理: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这段是说苏轼,“轼”指车厢前端供手扶的横木。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然而,去掉轼,就算不得一辆完整的车了。阿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哗也。辙乎,吾知免矣。这第二段是说苏辙,“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走过的痕迹——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假如车倒了马死了,而祸患也不殃及到辙。所以说,辙是善于在祸福之间的。阿辙啊!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我也就放心了。深深劝诫,拳拳父爱。知子莫如父,爱子莫如父。从名字这一项,可见苏洵对两个孩子教育的良苦用心。

苏洵式身教,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拼爹去吧。虽然儿子以后要考科举,但苏洵并不让他们拘泥于科举所考的内容。他用心研究《论语》、《孟子》,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学说,通古今之变,从他们的人生经历、著作当中获得文章的真谛、思想的精华。

在教导苏轼、苏辙的过程中,当了十多年“考试困难户”的苏洵,也不断地补充着自己以往学问上的不足,厚积薄发,功力大涨。而聪明好学的两兄弟,更是从父亲苏洵这里直接汲取了最深厚的养料,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站在了父亲的肩膀上读书、看世界。

苏洵在苏轼兄弟很小的时候,便加强他们的作文练习。苏轼10多岁时,苏洵给他出了一个题目《夏侯太初论》,并鼓励苏轼放开写,苏轼在父亲的鼓励下,写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意思是说,一个勇敢的人,有勇气摔碎价值连城的美玉,却可能被瓦盆的破裂声吓一大跳;能有勇气和猛虎搏击,却可能在野蜂毒蝎面前惨然失色。

这就是俗话说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了”。很多人活了一把年纪都不一定能体会到的哲理,小小的苏轼却能用如此文雅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那一刻,苏洵仿佛看见了老苏家祠堂上的牌匾上,泛起了掩饰不住的光芒。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父子三人的人生巅峰就此开启。为了给两个儿子增加信心,苏洵照例先打个了样。他把自己的文章《衡论》、《权书》、《几策》发到新注册的“三苏”公众号上,被翰林学士欧阳修极力转载推荐。京城的教授学者争相传诵苏洵,苏洵一夜圈粉百万。第二年,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至于做学问就更不必说了,苏洵、苏轼、苏辙,世称“三苏”,全部入选“唐宋八大家”。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说到孩子的成长、学习,嘴上真着急,行动假着急。不让孩子玩手机打游戏,但自己把孩子哄着睡着了,也要通宵游戏;不分辨的去让孩子学这学那,可自己除了刷淘宝就是刷微博;教育孩子要踏实,自己却好高骛远;教育孩子要坚定理想、争取优秀,自己却被鸡汤《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加班的人不配成功》怼的内心脆弱、泯于众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失败的教育是有原因的,而成功教育当然也不是偶然的。

我们把时间回溯到苏洵小时候。少年时代的苏洵读书半途而废,整天打游戏,这样一个熊孩子,他的父亲苏序的态度竟是:由他去吧。其实,“纵而不问”是一种开明且高妙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不是表面上的疏于管教,而是苏序对儿子苏洵的个性、资质、性格有充分的了解与尊重,这种父子间“知音”般的教育方式对苏洵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也深深影响了他对苏轼、苏辙的教育。

对于父亲苏序的良苦用心,苏洵一直都懂。他曾对多次举荐自己的欧阳修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这种父子间的默契,真好。也许世间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能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当一个男人在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的时候,他会听到一个最幸福的回答:“你们去‘拼爹’吧,我只要我的父亲”。

有人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说的正是如苏洵这般的言传身教和眼界格局。如果拥有这样一位父亲,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必成人;即使不成功,也必成器。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