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高傒:春秋齐国大夫 春秋首霸齐桓公背后的忠贞之臣 高姓、卢姓、柴姓的共同祖先

高傒是春秋齐国大夫,在卿大夫中声望最高,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等作乱,杀齐襄公自立,高傒和国懿仲等用计诛除乱党,并拥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即齐桓公。因封地在卢,故高氏又有旁支为卢氏。自号“白兔先生”。

监国上卿明大义,辅佐小白成国君

高傒生于公元前728年,是春秋时期齐国缔造者姜太公的后代,属于齐国的贵族。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当时周天子赐封的齐国监国上卿,这是一个地位比后代宰相还要高的官职。《春秋左传杜注》记载:“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为上卿。”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上卿都由周天子任命,肩负着守国的重任,有点类似现在的中央特派员。这里说的高子就是高傒,国子则指国懿仲。

据史料记载,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政令无常。因为担心遭到杀害,所以就由管仲伺奉齐襄公的二弟公子纠,去了纠母的国家鲁国避难。同样是为了避难,由鲍叔牙侍奉齐襄公的三弟公子小白,去了小白母亲的国家莒国。

齐襄公十二年,在葵丘驻守的大臣连称、管至父,因为齐襄公不按照约定派人替换他们回都城怀恨在心,勾结同样对齐襄公怀恨在心的齐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策划叛乱。这年12月,齐襄公到姑棼游玩,在沛丘打猎的时候,因为受到野猪的惊吓,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齐襄公受伤,便率领手下袭击了齐襄公的住所。将齐襄公杀害后,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公孙无知更是昏庸,再加上自立之事名不正、言不顺,最终引起了公愤。自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5年春天,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的时候,被雍林人偷袭杀死。

国不可一日无君。公孙无知死后,大臣们就商量着立君之事。潜心研究齐文化多年的高氏后裔高洪智告诉我们,依照周礼祖制,客居鲁国的公子纠是第一继承人,然而,齐国的使臣去了鲁国,并没把公子纠请回来,反而是带回来鲁国的一封信,大概内容是鲁国索要铜铁、匠工和土地若干等,当作鲁国抚养公子纠多年的报酬。

铜铁、匠工和土地,都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东西,身为监国上卿的高傒无权、也不能同意这件事。于是,他和国懿仲暗中安排使者去莒国请公子小白回国。鲁国听说以后,也派兵送公子纠回国,同时派管仲带兵,在莒国到齐国必经之路上堵截公子小白。两兵交战,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随后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了齐国,并在国懿仲、高傒两大齐国贵族的支持下成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而在得到管仲射中小白的“捷报”后,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队伍放慢了前进速度,六天后才到了齐国,此时小白早已成为国君。愤怒的鲁庄公和公子纠并不甘心失败,组织了大军向齐国杀来。在这紧急关头,齐国上下意见不一,有的要迎战,有的要迁都,危难时刻,高傒挺身而出,力主迎战,并亲自指挥大军,将鲁国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使近万鲁军成了瓮中之鳖,迫使鲁庄公向齐国妥协,并满足了齐桓公提出的所有条件,包括处死公子纠,交出管仲等。

改革治齐佐桓公,春秋首霸有其功

众所周知,齐桓公继位之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而高傒在辅佐齐桓公继位之后,在辅助齐桓公和管仲进行改革治齐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管仲治理齐国的一项重大内政改革就是实行了“叁其国而五其鄙”的政策。“国”就是国都及其郊区,“叁其国”就是把“国”划分成二十一乡,工商乡六个,士(农)乡十五个。《国语·齐语》记载:“士商十五乡,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高傒在齐国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鄙”就是乡村,“伍其鄙”就是规定三十家为一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设一大夫。全国乡村共分五属,分别由五个大夫管理。

内政改革之后,管仲认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的推荐、选拔和任用。按照规定,五大夫每年正月例行向齐桓公报告属内治绩,负责推荐贤能。官吏采用选举制度,推举贤能,人才由乡长向上进贤、长官书伐考评、桓公亲自策向,称为“三选”。地方官吏如果埋没压制人才,治以“蔽贤”“蔽明”之罪。

齐国对于人才的考察、管理都有具体分工,职责明确,标准清楚。《管子·大匡》记载:“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还告诉高傒说:“工匠、商人,出入不顺于父兄,接受任务不严肃对待,而违背老人、行事诡诈,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凡是对父兄无过,州里称赞的,官吏应该举荐,国君即行任用,做得好也无赏,有过也无罚。但官吏应荐不荐,则废除其职务。对父兄虽然无过,但州里无人称赞的,官吏举荐,国君也可任用,好的给上赏,不好则官吏受罚。”《国语·齐语》则记载:“国子、高子退而修乡,乡退而修里,里退而修伍,伍退而修家。”就这样,由高傒、国懿仲总管,齐国加强治理,层层负责,哪怕一个普通的人做了好事,也可以得到表扬,做了坏事,也要受到处分。

高傒是掌管齐国军政大权的上卿,在齐国军政改革、建立完整的军事体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齐桓公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乡帅,卿也。国子、高子皆齐上卿,各帅五乡,为左、右军”。《管子·小匡》则记载:“国设三军,有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

这样一来,齐国百姓就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齐国兵力迅速增强。

相机行事平鲁难,忠义存心留英名

高傒不仅对内主军、主政,对外也曾代表齐桓公安定鲁国之乱并称盟诸侯。齐桓公二十四年,鲁庄公去世后,鲁国发生了争夺君位的内战。鲁庄公的庶兄庆父杀死了鲁君公子般,立公子启为君,也就是鲁闵公。齐桓公二十六年,庆父又欲自立为君,派大夫杀死了鲁闵公,鲁国由此大乱,史称“庆父之乱”。齐国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慰问,仲孙湫回来后报告齐桓公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齐桓公二十七年冬,高傒奉齐桓公之命,带“南阳之甲”3000余人,到鲁国帮助安邦定国,拥立了鲁僖公即位,还帮鲁国修复了鲁国都城从鹿门到争门的城防,稳定了鲁国的政局。《公羊传》记载:“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存鲁……鲁人至今以为美谈,犹望高子也。”“犹望高子”的典故就由来于此。

对此,《春秋谷梁传》评曰:“高子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以霸。因事制宜,立僖公而盟之,鲁国遂安。以此见,权在高子。高子之为人臣,忠也,从义不从命矣。”意思是说,高傒平鲁乱立僖公而安鲁,是奉命行事;但盟会以礼当是诸侯国君主间或由君主授权人的事,高子未得桓公授权“立僖公则盟之”,与盟是违礼的。然而《春秋谷梁传》却没有指责他违礼,而称之谓“因事制宜”,这样做对安鲁更有利,并能睦邻,是“从义不从命”之举。由此可知,高傒在齐国位之高、权之重,而其“深执忠臣之义”之心更甚,从而得到了桓公的信任、国人的拥护和历史的赞许。

公元前647年,周天子以管仲攘戎扶周的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道:“齐国天子二守国、高在”,只接受下卿之礼,可见高傒在齐国的崇高威望和其重要的地位。

老骥伏枥显神威,再拥齐国立国君

齐桓公四十三年,高傒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本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偏偏齐国又出现了动荡,历史再一次将他推到了前台。这一年,做了43年齐国国君的齐桓公也已经73岁了,而且病得卧床不起,齐桓公晚年宠信的宦官寺人貂和厨师易牙心生叛意,派兵把守住宫门,对外只说是齐桓公要清静,不耐烦与人说话,不准任何人进宫问安。过了三天,齐桓公还没死,两人就把伺侯齐桓公的宫人,不论男女,一概赶出来,在卧室四周垒起三丈多高的围墙,墙底下只留一个小口子,像狗洞一般。每到夜里派一个小丫头钻进去打探一下齐桓公的生死。最终,一代霸主被活活饿死。

得知齐桓公已死的消息,两人马上和齐桓公的长子公子无亏勾结起来,不顾齐桓公生前选定的继承人是三子公子昭,伪称齐桓公遗旨改立公子无亏为君,结果遭到了高傒的极力反对。由于高傒带头反对,朝中的国氏、管氏、鲍氏、隰氏等大臣也都纷纷响应,集体抵制二人另立的公子无亏。寺人貂和易牙恼羞成怒,干脆实行兵变,直接在朝上指挥侍卫对大臣们进行攻击,十几个不服气的大臣被杀,还有不少人受伤。高傒由于威望太高,叛军怕引起众怒而有所顾忌,因此没有遭到毒手。

见势不妙,高傒只得另作打算。原来,齐桓公晚年虽宠信奸佞,但是在齐国,他最相信的还是当年把他扶上国君位子的上卿高傒,于是他就将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公子昭托付给了高傒。当年葵丘会盟的时候,齐桓公就和宋襄公有过协议,一旦双方国内有叛乱发生,可相互帮助镇压,而当时,公子昭已经是定好的继承人。所以当公子昭不能顺利继承国君的时候,宋襄公就有义务帮助公子昭继承君位。于是,高傒安排公子昭出城向宋国求助,自己则在齐国作内应。

送走公子昭后,都城临淄并没有平静下来。齐桓公其他的三个儿子见公子无亏不遵守王命而要自己做国君,都不服气,奸臣开方听说寺人貂和易牙立公子无亏做国君,就对公子潘说:“太子昭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无亏凭什么做国君?难道你就不应该当国君吗?”公子潘就和开方把早就准备好的家丁全部集中起来,占领了右殿,叫人通知各位大臣来这儿承认公子潘是国君。

公子商人得知了这个情况,也赶紧跑过去跟公子元说:“我们都是先君的儿子,齐国的江山也有咱们的份,无亏和潘为了争做国君,现在打起来了,难道咱哥俩就不该做国君?我看咱们得赶快去占住左殿,通知大臣们来咱们这儿开会,或者你做国君,或者我做国君,谁打咱们,咱们就跟谁打。退一万步说,也得把齐国分成四份,各分一份。”公子元认为很有道理,两人就带上自己的家丁占住了左殿。一霎时,哥儿四个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乱哄哄地一齐开了仗,一直打了67天。齐桓公的尸身发了臭,也没有哪个儿子去管。

这时,高傒实在忍不住了,他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前去痛骂这四个只知道争国君位而不管父亲尸首的混账公子,这才把公子们骂醒,于是四个人又都去抢着给父亲发丧,结果又变成了四个公子抢尸首。最后公子无亏抢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他刚刚草草把齐桓公埋葬,公子昭就搬来了宋国大军。这时齐国四个公子才罢兵言和,决定先打退公子昭和宋军之后再来解决内部问题。

高傒听到公子昭搬来救兵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于是就设鸿门宴杀了寺人貂,然后召集国氏、管氏、鲍氏、隰氏等大臣,联合起来带兵攻打王宫,里应外合,把公子昭迎进城。最后,易牙逃亡鲁国,人们将怒火烧向了公子无亏,公子无亏成了替罪羊战死,其他人投降。这次夺储之战,公子昭在高傒的帮助下成为齐国国君,也就是后来的齐孝公。这也是高傒最后一次在齐国发挥他的影响力。

百姓众力堆坟茔,高氏子遍布四海

齐孝公六年高傒逝世,谥号敬仲,葬于齐国都城临淄以北十公里处。高傒墓东靠淄水,西临齐燕大道,南览齐都临淄,北临齐北接燕地之平原,以示来往燕、戎之商客,也表国人之敬畏。由于高傒的一生对齐国以及整个周朝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他的帮助下,不仅立了两个齐国国君,还帮助鲁国立过国君,民众对他的评价甚高。据说,他的墓就是当年老百姓自发用衣服兜土堆起来的。

因高傒号白兔,故其墓也叫白兔丘。高傒乃天子命卿,在齐桓公时期,其权位仅次于国君,故去世后丧葬崇隆,驻有大批卫士护墓,这些卫士带家属定居墓北,世代相沿,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村落——白兔丘村。据村碑记载,白兔丘村,“周代立村”。而白兔丘村所在的乡镇,也被人们称为敬仲乡。

1958年,敬仲乡被临淄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敬仲人民公社,1982年又更名为敬仲镇,而高傒墓也早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墓群中的重要墓葬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白兔丘附近还出土了一件重要文物“高子戈”——当年高傒部队车战中使用的一种曲头进攻性青铜兵器,上有阴文“高子戈”三字,现藏于齐国历史博物馆。

高傒是高姓、卢姓、柴姓的祖先。据《广韵》所载,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的次子受封于高邑,称为公子高,也就是高傒的爷爷。高傒以他爷爷的封邑高为姓氏,他和他的一部分子孙于是就都姓高了。高傒后来因迎立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赐食邑于卢,所以他的一部分子孙后代以卢地为姓,此为卢姓的由来。柴姓的祖先是高傒的十世孙、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高柴,高柴的孙子柴举,以祖父的名字“柴”为姓,世代相传。

高傒逝世后,其子孙世袭上卿之职,并兼守国之重任。春秋末战国初年,田氏代姜,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完全丧失,高氏纷纷出走齐地,迁居到南越、楚国、鲁国、赵国等地,而渤海高氏已经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目前,据民间族谱统计,湘、鄂、川、赣、皖、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粤东、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地区和国家,均有高氏后裔生活。

如今,在高氏后人的努力下,高傒墓及周边已经建成了中华高傒文化园。2016年10月15日,第四届世界高姓宗亲会在中华高傒文化园举行祭祖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余名高氏后裔到场,共同缅怀这位在齐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先人。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