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高免疫小妙招

古往今来,人类在面对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各种预防的药物与干预方法应运而生。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正气的盛衰,因此,扶助正气,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力,方乃治本之举。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精辟的论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等等。

下面教大家一些简单易行的提高免疫力的小妙招。

起居有常

久宅家中,生活无规律,作息不按时,劳逸不结合,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精血亏虚、脏腑失养,正气内虚,从而出现疲乏无力,面色萎黄,情绪急躁,头晕眼花,肢体麻木,失眠多梦,心悸胸闷,腰膝酸软,饮食减少等症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一系列疾病。

《管子》指出:“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生活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根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和四季变化,调整起居,以防六淫邪气的侵害,保持自然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良好状态,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情绪良好

长期宅家,无所事事,情绪低落,焦虑恐慌,抑郁寡欢,出现家务矛盾,夫妻吵架,孩子不听话现象,从而引起心情沮丧,头晕心慌,胸闷胁痛,少寐多梦,早醒易惊躯体症状,导致气机紊乱,气滞血瘀,更容易染上疾病。古代医家朱丹溪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之诸病,多生于郁,百病皆生于气,气顺则百病消也。

中医认为,正气的强弱与情绪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早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的就是情志和调的重要性。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失调,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

适度运动

《黄帝内经》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可见久宅家中,久卧不起,坐而不动,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缺乏必要的锻炼和体力劳动,会使人体的气血虚弱,抗病能力下降。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气血通畅,体质健壮,正气强盛,人体脏腑功能正常,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不易传染疾病。

在家中或者单位,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健身操、站桩功,慢步行等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开合有度,通经活络,舒畅气血,但时间不可太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遵循“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的原则。

合理饮食

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卫之气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成,营气化生血液,濡养全身;卫气在内温煦脏腑,在外调节腠理开合,抵御外邪入侵。

饮食有节,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气机运行有度,正气充盛,既可御邪于外,防邪入侵,能祛邪外出,促进疾病恢复,注意合理的膳食,保证一天三餐,营养物质摄入的均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饮食不节,一方面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受纳,容易发生饮食郁滞,气机不畅,痰湿内生,郁而化火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司,营气化生不足,不能营养全身,卫气化生不足,难以抵抗外邪。

睡眠充足

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充足的睡眠与人体自身免疫力(正气)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睡眠——觉醒是人体寤寐之间阴阳动静、对立统一的机能状态。人的寤寐变化,是以人体营卫气的运行为基础,并与卫气正常运行最为相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周而复始。

每天保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能使大脑进行休整,气血旺盛,体力充沛。养蓄精神,恢复体疲劳,健全免疫,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宅家通宵达旦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长时不眠或是长期睡眠不足,容易耗伤气血,长此以往卫外失守,营血亏虚,正气衰弱,邪气趁虚而入。

服用中药

数千年来,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疫病等传染病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以注重整体,辨证施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选用具有扶正固本,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袪湿透邪等中药作为居家的预防处方,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本次新冠肺炎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足以证明中医药在抗击新冠中优势。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