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艾灸养生 护好身体这6面挡风墙

《黄帝内经》上讲:“风者,百病之始也。”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发现,风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像头痛、面瘫、荨麻疹、关节疼痛等疾病都与风邪的入侵有极大的关联。

从风邪的来源来说,又分为内风和外风。外风的话很好理解,就是平时我们在外界环境感受到的风,就比如电风扇吹的风,空调的风,冬天的西北风等等,很多人可能会忽略,实际上风邪是不分季节的,春夏秋冬都会伤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比如头痛、感冒、鼻塞等等都是风邪引起的。

而内风的话主要是我们脏腑功能失调,比如说“善行、善变”的风疹、荨麻疹,有“风盛则动”的眩晕、震颤、头颈僵痛、口眼歪斜以及四肢抽搐、多动,还有容易向上、向外发散咽痒咳嗽等都是内风引起的。

风为百病之长,意思是说风邪入侵可以引发很多种疾病,对我们健康的威胁特别大。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喜欢躲在屋子里吹空调,如果没有注意添加衣物,非常容易感冒。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保护好我们身体的6面挡风墙,提升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头部的“挡风墙”

1,翳风穴

位置:在耳垂后方,凹陷处。

翳风穴是人体第一面挡风墙,是因为当外界有风寒入侵的时候,首先就是从翳风穴进入的;而刺激该穴可泻三焦之火,是祛风的要穴。本穴可疏通少阳经脉之气,有清热散结、活络止痛的功用。

艾灸翳风穴,能缓解因风邪引起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如脸肿、口眼歪斜、牙痛、耳鸣等。

2,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邪,否则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

位置:与风府穴相平,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

如果风寒已经入侵身体,这个时候就会进入我们身体的第二道防线,就是胆经上的这个风池穴。中医讲“头目风池主”,所以风邪侵犯人体,多上头面,风池就像一条护城河一样,起到“挡风”的作用。

经常艾灸风池穴,有行气活血、醒脑开窍、升阳补气、改善颅内供血不足、促进大脑血液循环的功效。

3,风府穴

风府穴是保护大脑不受风邪袭击侵扰的关隘。平常多按摩风府穴,可以刺激体内的阳气。

位置: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当风寒入侵身体,前面两道防线都突破后,就会到达我们的风府穴,由风府穴来担任这守关大将的重任。

风府穴最容易招致风邪,但治疗和风有关的疾病,也是临床经常选择的穴位。风寒入侵头部,引起的第一病症就是头痛。而风府穴治疗后脑勺头痛效果最好。艾灸风府穴可以刺激体内的阳气,因此是保护大脑不受风邪袭击侵扰的关隘。

背上的“挡风墙”

1,风门穴

风门穴是风邪侵入人体的门户,还是寒邪、湿邪、热邪侵犯人体的入口。刺激风门穴不但能驱散风寒,还能使人体重新获得抵御风邪的能力。

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中医认为,寒最容易入侵的地方就是颈部和背部,而风门正好是处于项背部,因此该穴是风邪侵入身体的门户之一。

刺激风门穴不但能够祛风散寒以解表,还可使人体重新获得抵御风寒外邪的能力。感冒虽不是病,但是会引发很多其他疾病,艾灸风门穴对于预防和治疗都有不错的效果。

2,秉风穴

秉即秉受,风指风邪,此穴位在易受风邪之处,所以名为秉风。刺激此穴位,可以散风活络、振奋阳气。

位置: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艾灸秉风穴,可以集中身体的阳气,猛攻经络不通之处,将受到风寒而闭塞的经络打通,并将风寒排出体外。由于秉风穴是四条经络交会的地方,因此一旦打通,就会使四条经络都受益,效果颇好。

腿上的“挡风墙”

风市穴

这个穴位为风邪的集结之处,邪风正风都在这里聚集,就像一个杂货市场,因此取名为“风市”。刺激风市穴,可以使胆经的阳气充足,进而调动整个身体的阳气。

位置:在大腿上,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指之处就是风市穴。

艾灸或者敲打风市穴,就可以把人体的风鼓动起来,这个风是什么呢?就是指胆经的生发之气。刺激风市穴,可以使胆经的阳气充足,进而调动整个身体的阳气,让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升。作为第六道挡风墙,风市穴可以有效的把对身体有害的邪风挡在门外。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