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减肥难减肥苦 中医辨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很多,减肥又真的很难,所以瘦身真的是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解决肥胖的办法,最直接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然而中医对于不同类型肥胖有专业的治疗手段,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起去看看吧。

肥胖是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以形体发胖超过正常水平,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症状。导致肥胖的常见疾病有肥胖病、肾亢(库欣病)、瘿劳(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性肥胖等,同时肥胖患者容易并发风眩(高血压病)、胸痹(缺血性心脏病)、消渴(糖尿病)等。

体格捡查应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并与正常人相比较,还应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标准体重(kg)为[身长(cm)-100]×0.9,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长2(m2)>24,并排除由浮肿或肌肉发达所致,视为肥胖。肢体浮肿,按之凹陷不易复起者,为水肿而非肥胖。

分证论治

1.痰湿内阻证

证候:形体肥胖,疲乏嗜睡,肢体沉重,脘腹痞胀,恶心欲吐,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滑或白腻,脉滑或濡。

证素:病位为里,病性为痰、湿。

治法:化痰燥湿。

主方:苍附导痰丸(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制南星、枳壳、香附、苍术)。

加成举例:可去制南星,加荷叶、焦山楂;苔黄、口渴,加知母、黄连、栀子;便秘,加大黄。

2.脾虚湿困证

证候: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神疲乏力,食少脘痞,腹胀便溏,恶心欲吐,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素:病位为脾,病性为气虚、湿。

治法:健脾化湿。

主方:调中益气汤(木香、黄芪、人参、甘草、陈皮、升麻、柴胡、苍术)。

加减举例:可选加草决明、山楂、厚朴;皮肤紫斑,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蒲黄。

3.脾肾阳证

证候:形体肥胖,畏冷肢凉,腹胀便溏,久泄不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部或少腹冷痛,小便清长,夜尿多,性欲减退,腰膝酸软,或眼面虚肿,阴毛稀疏,耳鸣眩晕,阳痿滑精,妇女闭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证素:病位为脾、肾,病性为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主方: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或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肉桂)。

加减举例:可加黄芪、山楂、巴戟天,去牡丹皮。

4.气血两虚证

证候: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失眠健忘,食少腹胀,心慌心悸,皮肤干燥,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证素:病位为里,病性为气虚、血虚。

治法:补益气血。

主方: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加减举例:可加远志、山药、黄芪等。

5.阴虚阳亢证

证候:头晕头痛,头面、胸腹及躯干向心性肥胖,脱发,多毛,面部痤疮,食欲亢进,或有耳鸣,失眠多梦,健忘,性情急躁,便结溲黄,舌红,苔黄,脉数。

证素:病位为里,病性为阴虚。

治法:滋阴潜阳。

主方:大补阴丸(知母、黄柏、熟地黄、龟甲、猪脊髓),或麦味地黄汤(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加减举例: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野菊花、夏枯草、龙胆草等。

对症处理

1.控制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内,如可能以25%甚至20%更好;饱和与不饱和脂肪的比例保持1︰1(甚至1︰2);同时使胆固醇每日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内。

2.坚持运动和体力活动:每周运动不少于5小时,不少于5次。

3.西药治疗:可选用降脂类药物。

4.药物性肥胖患者:停用引起肥胖的有关药物。

5.耳针疗法:主穴取内分泌、神门,配穴取三焦、口、胃、肺、贲门,每次1~2穴,用王不留行籽加压得气后胶布固定,每周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

6.单方验方

①连皮冬瓜,每日1000g,作菜服。

②生山楂15g,红茶适量,每日泡茶饮服。

③防风通圣散,每次10g,每日3次。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