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位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
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
火针的适应证比较广泛,古人说过:“凡属寒热虚实、病灶轻重远近,无所不宜。”这是因为火针具有以下广泛的作用:
一、温阳扶正
火针可以借火助阳,治疗阳虚所导致的各类虚寒证。如中焦虚寒,火针可振奋脾胃阳气,改善其消化功能;肾阳不足,火针可益肾壮阳,治疗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阳虚气陷,火针可升阳举陷,治疗胃下垂、阴挺。阳气得充,则气化有权,水液运行无碍,从而痰饮得化、水肿得消。实验证明,火针可增加实验动物的白细胞吞噬能力并促进抗体形成,多方面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防御和抵抗致病因素的侵袭,亦即中医的“扶正”。
二、温通经络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一旦经络气血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病变。所以,疏通经络一直是针灸治疗的重要法则,毫针即具有这一作用,火针则通过对针体的燃烧加热,使得疏通之力更强,火针疗法可以温通经脉使得气畅血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故可治疗各种痛证。
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筋肉肌肤失于濡养,则可出现痉挛、抽搐、麻木、瘙痒等症。火针疗法温煦机体,疏通经络,鼓舞气血运行,故具有解痉、除麻、止痒之功。
三、祛邪散热
火针针具较粗,加之借助火力,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风邪和有些有形之邪可从针孔直接排出体外,所谓“开门驱邪”。如风寒外袭,肺失宣降,出现喘咳症状,火针可以通过温热刺激腧穴经络,以温散风寒,驱邪外出。邪气散则肺气宣发肃降功能调和,症状自除。
又如寒湿之邪侵入机体,痹阻经络而引发各种痛症,火针借其火力,可温化寒湿、流通气血,气血行,经络通则疾病除。
火针亦可用于热证,对于火热毒邪时有奇效,“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这就是古人‘以热引热’的理论。痄腮、蛇串疮等病症属热毒内蕴,使用火针可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引动火热毒邪外出,从而使热清毒解。
四、去腐排脓,生肌敛疮
去腐排脓是火针在民间应用的主要功效,操作简便易行,排脓彻底,疮口易于愈合。只需将烧红的火针对准脓肿中心或易引流的部位刺入,一般中心刺1~2针,周围再刺2~3针即可。
火针具有收肌敛疮的功效,可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疮口或其他慢性溃疡,如破溃的瘰疬、臁疮等。由于火针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使气血运行畅通和加速,故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可流动消散,病灶周围的营养得以增加,促进了组织再生,疮口愈合自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