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药知识:正确煎煮中草药

中药饮片的煎煮是中医之特色,中医用药的特点是中间环节较多,正确地煎煮中药饮片则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而现今的医疗状况是中医与中药分离,医不知药的现象极为突出。

多数情况下,中医师对患者辨证施治后,只开出“书面方件”,处方中单味药物的准确称量与否一般由调剂人员的素质决定,而煎药容器、煎药溶媒、煎药时间、煎药次数、煎药火候及溶媒量的多少全都由患者或家属自行选择并操作,不受监督也无法硬性规定。

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状况。更有甚者,部分中药房把炮炙饮片也交于病人自制自服,患者调剂处方后,还要经过醋制元胡、麸炒枳实、蜜炙甘草、土炒白术等“制药”工序之后,才能开始煎服。

煎药之前先浸泡

煎药前应先将调剂好的中药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因为中药饮片大多数是来自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种子等器官,当新鲜药物干燥后,水分被蒸发掉,组织细胞萎缩,原来溶解在细胞里面的生物碱、甙类、黄酮类、蒽醌类等有效成分,呈结晶或无定形固体沉淀在细胞里。

要使这些有效成分完全煎出,首先要用水分让饮片表面湿润,然后通过细胞间隙渗入内部组织,同时又通过细胞壁渗入细胞内部,使原来干燥萎缩的细胞,重新膨胀起来。水分不断渗入细胞组织内部,使细胞里的固体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细胞内形成有效成分浓度液,这样在细胞内外形成渗透与浓度差。由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外的水分不断渗入组织细胞内部,而组织细胞内的有效成分浓溶液,因浓度差的关系,不断从组织细胞内部向外扩散到溶液中。

具体来说,对质地疏松的花、叶、全草类饮片浸泡20分钟左右,对质地坚硬的根茎类、果实种子类浸泡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煎药前如果不浸泡或者浸泡不充分,很快用武火煮沸,会使中药饮片表面的毛细孔道破坏,水分不能进入药材内部,妨碍了有效成分的溶出。

有实验证明:未浸泡的茵陈蒿汤,第一煎煎出量为16.05%,第二煎为7.69%,总量为23.74%;在同样条件下,预先浸泡30分钟,第一煎煎出量为21.3%,第二煎为9.67%,总量为30.97%,高出未浸泡者7.23%。由此可见,中药在煎煮前进行充分浸泡,能使煎液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明显增多。

煎药最宜用砂锅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最佳,因为砂锅煎药受热匀、传热缓、保温性强,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能保持原汁原味。李时珍曰:“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使药液带有铁锈味;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

现在的城市家庭喜用搪瓷缸为煎药器具,而不选用砂锅,原因是搪瓷缸在电炉、煤气灶上传热迅速、煎药速度快、节约电气资源,但这对于药效并无益处。广大农村由于火力资源丰富,加之农村中医药传统较为深厚,多数家庭备有煎药砂锅,邻居之间也有相互借用砂锅煎中药的习惯,但也有少数家庭由于条件所限,用铁锅、铝锅熬药。

煎药加水要适度

煎药时加水量要适宜,药多水少或药少水多,都会影响煎出药剂的质量。梁代陶弘景曰:“其水依方,大约二十两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为准。”明代李时珍亦曰:“今之小小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多则加,少则减之,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煎药用水是十分重视的。

煎药的用水量,根据饮片用量及质地而定。饮片用量在90克以内的加水300ml,饮片量增大或减少,用水量亦进行相应的增减。

重量相同的饮片,质地轻松的饮片,如花、叶、全草类,容积大,加水量就大于一般的用水量;质地坚实的容积小,如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及其它质地坚实根茎类饮片,加水量就小于一般的用水量。

按照一般的传统经验,加水,是将饮片置于煎药容器内,加水超过饮片表面3~5cm为度,这种方法由于操作实际简便,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方法,但是水分蒸发的快慢与煎药的用具、时间、火候有一定的关系,尚需仔细斟酌。

煎药火候要恰当

古人对煎药火候十分重视,根据煎药的火力大小,分为“武火”、“文火”、“微火”等。李念莪曰:“补药须封固文火细煎,利药宜露顶武为速煎。”

煎药时火力的强弱与汤剂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被蒸发,饮片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饮片容易煎糊,药液容易煎干;火力过弱,煎煮的效率低,饮片的有效成分亦不易煎出。

所以,一般未沸之前,宜用比较强的火力,习称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宜用比较弱的火力,习称文火。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的蒸发减慢,这样有利于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完全煎出。

煎药时间要掌握

《药剂学》中煎药的时间,根据饮片质地气味的不同,一般有以下三种:

1.解表、行气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第一次煎15~20分钟(均按沸后计算),第二次煎10~15分钟。

2.一般药物,第一次煎20~30分钟,第二次煎15~25分钟。

3.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次煎40~60分钟,第二次煎30~40分钟,该类药物可以煎三次。

传统的煎药方法,第一煎的时间长于第二煎的时间。但是有的饮片要根据饮片自身特点分别对待,如番泻叶、牵牛子的泻下成分,勾藤的降压成分等都属于不耐热物质,煎煮时间稍长即可分解或破坏;而紫菀的止咳成分杜鹃黄酮甲素,煎煮时间过短,有效成分也煎不出来。因此,对先煎、后下的药物必须在处方时“脚注”清楚,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需对病家或患者交待明白。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