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梨状肌损伤的康复治疗

梨状肌损伤是腰腿痛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慢性劳损或急性捩伤所致。

梨状肌穿过坐骨大孔时,将该孔分隔为上、下两孔,称坐骨上孔和坐骨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通过;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等通过。梨状肌损伤时易波及这些神经血管。梨状肌损伤影响正常的步行、运动和工作。

症状

患侧臀部疼痛或其深部隐痛,抬腿或深蹲用力时疼痛加剧,有的合并有腰部疼痛。有的疼痛可向下腹部、会阴放射,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痛。伴有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咳嗽、腹压增高时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加剧。严重时患肢呈半屈曲的强迫体位。

压痛

梨状肌出口处深部压痛,疼痛常可沿坐骨神经放射;触及梨状肌弥漫性肿胀;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牵拉试验阳性:大腿内收、内旋或屈髋时牵拉梨状肌,疼痛加剧时为阳性。

手法治疗

用掌或掌根沿梨状肌走行及下肢后侧肌施以推抚手法。

单掌或掌根,拇指分别由上至下揉梨状肌5-7遍。

用掌根以上至下揉大腿后侧,至腘窝改为多指拿揉小腿后侧三头肌,反复3-5遍。

拇指拨揉坐骨神经路线3-5遍。

肘尖拨压梨状肌2-3遍。

双拇指按梨状肌走行拨理顷压3-5遍。

双手掌成掌根交替按压下肢后侧2-3遍。

双拇指交替按压下肢后侧坐骨神经路线3-5遍。

掌指关节滚梨状肌及下肢后侧肌群3-5分钟。

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穴每1-2分钟。臀池(骼前上岭与坐骨节结连线中点)以及局部压痛点(阿是穴)。

轻快地拿揉梨状肌1-2分钟,多指拿揉下肢后侧2-3遍。轻叩或以拍打结束。

本病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若1个疗程未愈,休息3-5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伴有风湿严重者,可加艾条悬灸治疗。

康复治疗

侧踢腿训练

患者直立位,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两踝关节高度,健侧腿直立不动,患侧腿快速外展踢腿,并反复重复动作。训练时应保持脚趾向前,躯干挺直。

髋外展+外旋训练

患者半仰卧位,肘部支撑身体,膝部弯曲,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大腿中段,两腿做外展+外旋练习,慢慢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反复重复动作。

坐位髋外旋训练

患者坐位,两腿自然分开,将弹力带打结成环,置于膝关节处,两脚不动,两膝关节向外旋转,慢慢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反复重复动作。

临床中常见的梨状肌损伤多由不协调动作导致损伤,由于梨状肌的功能是使髋关节外旋、外展和后伸,故当下肢做强力外旋、外展或后伸动作受阻或作强力内旋、内收或前屈时,可形成主动收缩或被动牵拉的损伤。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