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老家天台中医院坐诊,看到路边有一位老奶奶在卖野果。红艳艳的果子用竹签穿起来,像烤串儿一样码得整整齐齐,很是好看。
这果我熟悉,在天台叫角公,在中药叫覆盆子。
就在不久前,我在上虞,也看到了长在山坡上的野果,艳丽的成熟果粒马上兴奋了我的神经,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摘,塞进口中,并推荐同行好友都摘来尝一尝。
咀嚼的是童年时的野趣,分享的是佳果的药用价值。
覆盆子的取名,是有故事的。它的果粒是由数个小果聚合而成,呈圆锥球形,似小盆状,因此而得名。
覆盆子,味甘、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作用。常用来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等。
据传,它的功效的发现,来自于一位长者。相传在很久以前,长者上山砍柴,时近中午,口渴异常,他发现山坡上有种植物,结了许多果实,气味清香。他摘下一颗尝了尝,味甘而酸,再吃了几颗,口渴止住了,更神奇的是,长者原有尿频的症状明显减缓,夜里不再频频起夜了,而且精力也比以前充足了许多。
事实上,覆盆子确实是一味有效的补益中药,历代医家对它的评价还很高呢。
《本草通玄》说,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疑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本草正义》称赞说它是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又专入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
在实际应用中,《濒湖集简方》将覆盆子用来浸酒,补肾治阳萎。《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的配方里就用到了覆盆子,取它与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配合,用来添精补髓,疏利肾气。这个方子被称为是“古今第一种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