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时,很多宝宝爸宝宝妈就慌了手脚,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是用药治疗还是暂时观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告诉大家如何区分!
捂盖过多可以引起假性结膜炎,分泌物成白色,不需治疗。减少捂盖,勤擦拭。如有黄色分泌物,需要眼科专业治疗。
新生儿红斑:轻者观察减少捂盖,加强新生儿皮肤护理,不用沐浴产品,重者需行新生儿药浴。
汗疱疹在前额及前胸等处出现密集针头大小白色水泡样皮疹,周围皮肤无出血。因新生儿汗腺功能欠佳导致,无需特殊处理,注意皮肤清洁干燥即可。嘱家属减少捂盖,勤洗澡。不用特殊治疗。
粟栗疹很常见,大约40%的新生儿都会长粟栗疹,常出现在脸颊上部,鼻子或下巴上,有的只有几个,有的则很多,这些疹子既不疼也不会感染,不用治疗。
皮肤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对症治疗。
尿布疹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长期尿液、大便刺激皮肤,家长护理不到位而引起。需要加强护理,局部用药。
金葡菌感染是病理现象,需要治疗,及时就诊。
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观察,如有黄疸加重及时就诊。
病理性黄疸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严重者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需高度重视。
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哺奶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轻症可见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者累及整个口腔,甚至累及咽、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需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