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小暑保平安 中医教你过五关

关于小暑,南宋诗人陆游曾有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十分形象的描述了小暑时节热浪蒸腾的景象。

当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保平安需要闯五关

进入小暑节气,大自然的环境更加恶劣,我国自古就有在此节气应用中医中药对身体进行调理治疗的传统,中医推拿、刮痧、拔罐、艾灸、针灸、三伏贴等等传统中医手段,让你顺利闯过五关,适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还能在阳气最旺的季节治疗冬季常见病,让人们平安的度过炎热潮湿的夏季。

第一关:湿热关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经常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中医调理,进行冬病夏治。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

对策: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饮食中可加用些健脾胃祛暑湿之品,如茯苓、白术、薏米、佩兰、藿香、扁豆、莲子、白豆蔻等。

第二关:饮食关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专家建议,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三关:养阳关

暑天易伤气,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

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气弱脉弱的人要喝点生脉饮,或麦冬5克、西洋参3克、桂圆肉3~5克泡水喝。

第四关:情绪关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五关:睡眠关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的睡眠。养成午睡的习惯,因为,工作或学习一个上午以后,由于体力和脑力的高度集中和紧张,新的疲劳又产生了,并且人体内的热量也有很大的消耗,这时候生理机能除了要求补偿消耗掉的热量外,也要求能够适当地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以便下午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中医专家推荐

小暑节气预防治疗小窍门

刮痧防暑

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防暑祛湿。具体是用刮痧板涂上精油,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历来就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尤其应该细心贴敷,重点防治。

健脾祛湿选中药

长夏与脾相应,这个时候天气闷热多雨,人体较易感受暑湿之邪。脾性喜燥而恶湿,若脾阳为湿邪所遏,脾胃失其健运,就会产生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病症,所以饮食中可加用些健脾胃祛暑湿之品,如茯苓、白术、薏米、佩兰、藿香、扁豆、莲子、白豆蔻等。这也是中药的优势,不是等到病了再吃,预防和调节脏腑机能更重要。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