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风池穴救急与疑难杂症方面的深层妙用

风池穴位于脑后颈部两侧的凹陷之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穴位,一边一个穴位。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人体穴位,几千年来,演绎着非同凡响的医疗作用,在祖国中医学的宝库中闪闪发光,救治过无数身患绝症身处绝境的可怜患者。但是,如果运用不当,操作手法失误,导致患者出事故要了命的案例也不少见。

针刺风池穴既要找准穴位,更在于巧妙的针刺手法和针刺深度与角度。

(一)关于找准穴位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风池穴很好找,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同志,要说针刺风池穴?几乎都是很拿手,手到擒来。

(二)关于针刺深度的问题,许多好友们反复咨询:到底风池穴应该针刺多深?我几十年来临床实践总结出:最浅针五分,最深针三寸,这要看患者后脖颈部位肥瘦而定,比如像相声演员马三立老师比较瘦,针刺约五分深即可。比如是电影演员李琦老师的脖颈部位肥厚,几乎可以针刺三寸深。最关键的是,深到哪里?实践证明:针尖深刺到颈椎骨为止,切切不可胡乱深刺,出意外那是眨眼之间的事情。

(三)针刺角度问题,一个风池穴,可以演绎很多个针刺角度。

1)从后向前平行直刺,针尖目标——前面双鼻孔,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鼻塞现象马上缓解或开通。

2)从后向前平行略向上直刺,针尖目标——前额中央,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感冒头痛无汗立刻缓解或者出汗,感冒症状消失大半。

3)从风池穴斜刺向对侧眼窝,即:左风池向右侧眼窝,右风池向左侧眼窝斜刺,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双眼模糊、视力下降、眼眶酸空、迎风流泪的症状明显缓解或者消失。

4),风池穴透刺风池穴,针尖目标---对侧风池穴露出针尖为止,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脖颈不可俯仰,脖颈不可转侧,睡觉时总感到枕头不合适不舒服的现象明显缓解或者消失。

5)风池穴尽力斜向上刺,几乎是针体以15度角斜刺,针尖目标---后脑勺,沿皮刺入一厘米,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后脑勺部位明显舒服,主治:后头痛。

6),风池穴透刺七个颈椎夹脊穴,也就是说,从一个风池穴进针,依次向各个颈椎夹脊方向斜刺,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颈椎骨质增生,颈椎供血不足,颈椎活动不灵活,颈椎部位怕凉怕风现象明显缓解或痊愈。(这个手法比较别扭)。

7),完骨穴透刺风池穴,针尖目标---针尖从距离风池穴一公分许的完骨穴进针,轻捻缓进的向风池穴应该扎的深度斜刺,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智力差劲,老年痴呆,脑筋反应力缓慢的现象明显缓解或痊愈。

8),风池穴透刺风府穴,也就是说,针尖目标---从风池穴进针,刺到风府穴为止,手法平补平泻不留针,针刺后,脑炎或者脑炎后遗症(头晕头闷,死样半活,脑筋迟钝现象立刻减轻,继续几天,彻底治愈)。

【论点】

其一,手法都是平补平泻

其二,必须是轻捻缓进的手法

其三,针尖的方向是决定因素,也就是指哪打哪

其四,必须是针刺到位后,不留针,我也曾经反复试验过,如果留针几分钟以上的话,几乎就没有了这种高的效率,甚至毫无效率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