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时节正值仲春,人体肝气旺盛,肾气微弱,而外界天气则是冷暖交替,乍暖还寒。那么春分节气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让小鹊小华来为你介绍一下吧。
衣物增减有度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然而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还是以“捂”为好。
“春捂秋冻”是古人智慧、经验的总结,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还是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顺应季节变化。
预防新疾病,调治老毛病
春分时节,阳气相对已经比较充裕,万物复苏,病原微生物也都活跃起来,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一时节的繁殖很快,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发疾病。
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减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的老毛病更容易发作,在故疾复发的时候,注意调养,“因势利导”,借此机会调治那些老毛病。
应对春困有妙招
春分时节,“春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如果这种症状得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哪怕只是小睡十来分钟,也可大大缓解疲惫。晚饭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心情的放松;睡前揉搓脚心有助于推动气血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疲劳,从而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饮食均衡,阴阳互补
春分时节的饮食,宜清补不宜浊补,大量气血外行,重补不易运化,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
另外多吃新鲜的时令蔬菜,有助于人体应时知节,与自然相融合。春季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多饮用水、粥、汤,可清除肝热,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起居方面多留意
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洁净,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而且要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都要清扫干净,并经常消毒,减少传染病的扩散。另外运动不宜太过激烈,外出运动锻炼需要循序渐进,以免引起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