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最后的节气: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个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凖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这是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医典精论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长生久视。”

养生原则

大寒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也就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俗话说“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展,血流加快,改善脚步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中医保健

适当喝些药茶有利于大寒节气的养生保健,比如用金莲花、金银花、菊花泡茶,可以清热利咽、防止气“瘀滞”,特别适用于感觉口干、咽干的人。用陈皮、佛手花、玫瑰花泡茶,则可以疏肝理气,有助于缓解冬季最易发生的抑郁情绪,调节情志。

按摩调养方

按揉天突穴

【功效】按揉天突穴对一切咽喉疾病都有缓解的效果,冬季北方供暖导致空气干燥、咽喉难受,揉按一下天突穴就能缓解。

【按法】用食指轻轻做环状按揉天突穴3-5分钟,如果自我感觉对咽喉的刺激感较强,则应适当减轻力度。

茶饮保健方

玫瑰甘草茶

原料干玫瑰花、甘草各3克,红茶5克。

做法

1.甘草切片,与干玫瑰花、红茶用细纱布包在一起。

2.把茶包放进茶杯内,加热水冲泡静置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此款茶饮为女性冬季养生特饮,有缓解痛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饮食调养

大寒时节明星食物

羊肉羊肉具有温中暖下、补肺益肾的功效

茴香茴香具有理气散寒、升阳止泻的功效

甲鱼甲鱼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的功效

肉桂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

生姜生姜具有理气开胃、散寒解表的功效

辣椒辣椒具有温中健胃、散寒燥湿的功效

推荐食谱

补骨脂羊小肚汤

功效补肾阳、暖丹田、缩小便

原料补骨脂15克,花生30克,羊小肚150-200克,生姜3片。

做法

补骨脂、花生洗净,稍浸泡;羊小肚冲净,用刀去脂肪及脏物,覆以生盐或生粉搓洗,再冲净,切成小块;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少许生油即可(花生、羊小肚可捞起伴酱油佐餐)。此量可供2-3人食用。

首乌牛膝鹿肉汤

功效补肾强筋、乌发养颜

原料首乌250克,牛膝100克,鹿肉750克,生姜2-3片。

做法

首乌、牛膝洗净,稍浸泡;鹿肉洗净,切成块,置油镬和生姜热炒片刻去膻味;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即可(鹿肉可捞起调味佐餐)。此量可供3-4人食用。

疾病防治——冻疮

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尤其在南方冻疮的发生率非常高。

高危人群:患过冻疮的人

对于冻疮,最重要的是预防。在严冬季节,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使气血流畅;保证营养和睡眠也很重要;还要加强防寒措施,注意保暖;鞋袜不能太小,裹脚不要过紧,以免妨碍血液循环;两脚要常常活动,两手可不时互相搓揉;饮食宜吃得热些,睡前用热水泡脚。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