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觉多,过逸生变。因睡觉而造成的不适,就有偶尔发生的落枕。这儿有一首治落枕的妙方,其中有我校老前辈张志远老的参悟在其中,在此与中医学子进行交流。
民间中医的治病方法与思路,毕竟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具有相同根源或从根本上实为一脉相承。民间医生临证有时会更多地经历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或显得偶中,但确实有值得加深学习思考并促进提高的价值。以下是笔者在网上浏览时看到的一则疗亲案例,感觉非常真实可信(来自“民间中医”网),内容如下。
我母亲冬末春初两次落枕服葛根汤均迅速痊愈。
第一次是今年(注:2015年)2月3日,晨起脖子右肩背疼痛难忍,稍动即呼声不断。舌淡苔白厚略干,无汗,打喷嚏,脉弦紧浮数。服降压药维持血压正常。处方:葛根15克,桂枝6克,麻黄5克,炙甘草6克,白芍9克,附子3克,生姜4片,大枣4个掰开。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分两次服。晚上睡觉时服葛根汤一次,另加热水袋敷痛处,第二天起床痛大减,活动无碍。又服葛根汤一付: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白芍9克,生姜4片,大枣4个。服药后颈背痛完全消失,而且意外发现母亲饭后打嗝的毛病消失。她的这个毛病已几十年,几乎每天饭后必打嗝,服药的这一天,一次都没有。目前,舌苔比昨天黄,脉弦浮紧数,有力,肤热,食欲好,走路较以前快。
第二次是今年3月29日,母亲早晨起床说落枕,右边脖肩背痛,右大臂外侧小肠经痛,稍动即呼声不断。舌淡苔白,舌尖红,舌湿润,血压73/133mmHg,心率每分钟93次,无汗,打喷嚏,两寸脉如豆,两关脉弦细硬,左尺脉细弱,右尺脉细几乎摸不到。处方葛根汤加清半夏、砂仁:葛根12克,麻黄3克,桂枝4克,肉桂2克,白芍12克,砂仁5个,炙甘草6克,清半夏6克,黄连1克,生姜4片,大枣3个。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分两次服。晚上睡觉时服葛根汤加清半夏、砂仁一次。另用热水袋敷痛处,第二天早晨,起床痛大减,活动无碍。其舌象有所变化,从服药前的舌淡苔白湿润变成舌谈苔白略干,有短小纵裂纹,其他无变化。敬请各位先学解读此情况,是哪味药的作用所致?该如何调整处方?
暂且称此作者为民间中医吧。还是比较佩服其学识的,已能做到疗疾奉亲,且卓有成效。第一次两剂药收功,而第二次仅一剂药后,也已起效大半。基本反映出其思路正确,药能中的。
事有偶然。因笔者正在集中阅读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1920.07-2017.11)的著述,竟一眼相遇了其“回味汤治落枕”的珠玉碎金,内容如下:
不知撰者石印本《贩药归》,按水浒好汉把药名改称一百零八个,以人参为及时雨,石膏为玉麒麟,附子为霹雳火,大黄为母夜叉,很有趣味。曾载一方,由葛根、麻黄、桂枝组成,专医风寒感冒、项背强几几然,来源于《伤寒论》葛根汤,兼治落枕。老朽用于临床,有一定效验。或加入白芍,还能令功力提高。尔后吾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稗史《炉火炼身志》已收入该方,包括白芍一味,言屡试皆爽。
1966年老朽在山东省中医院门诊,遇一清洁工人,晨起打扫卫生,颈部急剧疼痛,脖子发硬,不可左右摇摆,无外感现象,民间习呼落枕。当时便授予此汤,计用葛根3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水煎,分三次服。吃了一剂,病况完全消失,药虽四味,疗效却掷地有声。少而精代替大、粗、笨,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宜朝着目标走。(《精华录》第二编第168则)
张老是我校建校元老之一,其学识、见闻、交游极广,当年在中医界有“活辞典”之称,从此则碎金录可略见一斑。如张老所提及的《贩药归》与《炉火炼身志》,笔者实欲得之而细阅究竟,虽留心查阅,目前信息杳然,真非常人所能见识者(若有幸见之,后当公之于众)。张老之博闻强识,信然!
见识了这两处资料,让我学习了治落枕效方“回味汤”。回味汤脱胎于千古名方葛根汤,而葛根汤实堪誉称为“治疗落枕的千古效方”。复习葛根汤原方,是由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其在《伤寒杂病论》中主要涉及以下三则条文。
《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从经典可见张仲景言本方主治为太阳伤寒、下利、刚痉。刚痉即一种肌肉紧张痉挛的状态,由此寻根,则葛根汤正可以用来治疗因睡觉姿势不良所致的落枕。上面所引民间医生用葛根汤治愈母亲落枕,兼能愈其呃逆,亦该方缓急(缓解肌肉紧张痉挛状态)之功,因为从标而言膈肌痉挛方发为呃逆,背后的原因则有多种。
经典中仲圣明示葛根汤所主的“项背强几几”属于外感风寒的“太阳病”。中医学理论认为寒主收引,也正是热胀冷缩的体现,寒邪导致一侧肌肉收缩,从而引起疼痛,令脖子扭转困难。这是风寒所致落枕葛根汤可主之的缘由。
落枕又称为“失枕”,轻则颈后部酸困不适,重则疼痛难忍,甚至不能扭头,或疼痛连及肩背。落枕其病因不独风寒所致,就有不因风寒,而仅是由于睡觉姿势不良,从而导致颈后部肌肉一侧过于紧张,这类似于颈部肌肉扭伤,也可以从中医筋伤的范畴来认识。对于此种落枕,葛根汤主之,从刚痉缓急的角度加以认识,也是可以的。药有成方之妙,成方之中药物互相配伍共同发挥作用,团队大于个体。葛根与麻黄、桂枝配伍同,这是一组缓急止痛的“角药”(三药组成的“药对”有角药之称,喻其呈三角组合)。其中尤以葛根善于缓解项背肌肉痉挛。《贩药归》中仅取此三味主太阳病风寒“项背强几几”之治,并未失医圣张仲景葛根汤原意。
葛根汤中所用芍药,亦为具有缓急止痛作用的专药,且芍药配甘草亦是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原针对缓解脚挛急而设。芍药甘草汤缓解下部的挛急更多用,郝万山讲述芍药甘草汤,就专门提到了它在《朱氏集验方》中有“去杖汤”之名。这是本人对张老回味汤中不用甘草,因而缺失了芍药、甘草配伍的一种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