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昨天喝的酒,过了一夜后第二天开车就没事了。殊不知,前一天晚上如果喝酒较多,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身体并不一定将全部酒精分解掉。玉田县中医医院内四科主任刘雅峰提示,"隔夜酒驾"应引起重视,酒驾认定的标准是体内的酒精含量,一旦酒精含量超过了标准,那么就会认为是酒驾。
什么是”隔夜酒驾”?
隔夜酒驾就是驾驶员当天夜里或凌晨大肆喝酒后导致日间体内酒精没代谢干净,此时开车也可能属于饮酒驾车或酒后驾车,甚至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醉酒驾车。
有的人喝了酒后,有时候隔了十几个小时还能测出酒精含量,原因之一就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比如在喝酒时吃了高脂、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往往胃排空就会相对较慢。还有,每个人体内降解酒精的酶含量是不同的,有的人相应酶活性不足,酒精降解的就慢,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就长。
另外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酒精摄入量不同都有所差别,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酒精在人体中,一般降解时间为10-20个小时。如果驾驶员第二天要开车,在前一天晚上喝酒要适度,不要大醉,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如果喝酒后第二天还是觉得昏昏沉沉,就不要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