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一夏无病,入秋三分虚!女人秋季要“暖养”!

  一夏无病,入秋三分虚!女人秋季要“暖养”!

  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阳气衰退,寒气渐长,各位要多艾灸以温补阳气!

  1、一夏无病,入秋三分虚!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夏天时还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可一入秋之后,就感觉身体慢慢变虚弱了,尤其是多见于女性灸友——手脚开始冰冷、感觉气虚无力、而且经常犯困!正印证了一句古语:一夏无病,入秋三分虚。

  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与自然界相交融,也随之阳气充足,而《黄帝内经》有云:“阳密乃固”,意思与“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类似,都是说阳气充足了人难以生病,所以我们夏天往往很少生病,而我们在夏天艾灸也多是为了“夏治冬病”。

  而秋天是一个特殊的季节——由极热的夏季转换到极寒的冬季,阳气整体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阴气(寒气)呈现一个波动性的上升趋势,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阳消阴长”,表现在人体身上最常见就是手脚冰凉。而女性体质属阴,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容易出现阳气虚弱的情况!

  故而女性秋季养生要注重“暖养”!而“暖养”的方式好多种,其中毫无争议的首选应当是艾灸,温补阳气,艾灸第一!艾灸温补阳气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柔中带钢渗透力超强的艾热,再一个就是艾烟中的艾叶精油物质,凝聚了艾草药效的精华,可附着在皮肤上,渗透进经络,化除寒湿於,疏通经络。

  那么,女人秋天如何“暖养”?

  2、艾灸腰腹,暖子宫!

  首先要知道的是,腰腹部是女性非常重要的部位,生殖系统中的子宫、盆腔都在这里,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只顾风度不顾温度”的直接后果就是月经不调和痛经,严重的还可能影响生育!

  背为阳,腹为阴。艾灸背部穴位可温补阳气,艾灸腹部穴位可化解寒气,双管齐下,事半功倍!其中,背部温补阳气的穴位以命门为首,这个穴位我们前天已经讨论过了——命门穴中藏有命门之火,是人的先天之火,只有命门之火旺盛了,肾脏才能得到温养而发挥正常的功能

  暖宫艾灸穴位:

  ①命门

  ②八髎

  ③关元

  ④归来

  艾灸方法: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隔天艾灸一次。

  3、艾灸胃脘,暖肠胃!

  在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三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脘。中医根据脾胃的作用,也将其命为仓廪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其中,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温胃的常用穴,秋季胃寒可多灸它。

  除了艾灸,秋季还要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以及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更应注意。女性秋季可多吃些大枣山药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党参炖羊肉、萝卜排骨汤等药膳煲汤,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调料。

  暖肠胃艾灸穴位:

  ①胃俞

  ②中脘

  ③神阙

  ④足三里

  4、泡脚,暖全身!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那么想要去除“寒”,也要从脚上下功夫,泡脚就是最简便的一个方法!民间谚语有“睡前洗脚,胜吃补药”之说。双脚作为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0%!通过泡脚能很好的温补阳气,刺激经络,调整人体脏腑机能。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6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晚9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有利于滋补肾经气血,对于秋后的虚弱可取到很好的缓解!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