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关于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或称血胆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胆道之间病理性沟通,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胆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但多数病例常为隐性轻度出血。根据胆道出血的病因和部位,通常分为肝内和肝外两类,90%胆道出血来自肝内,来自肝外胆道及胆囊较少。病死率为7.2%~33%。

  胆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胆道出血在消化道疾病出现的几率位居第五,胆道出血患者发病时间的间隔以及发病因素都有所差异,主要病因是由于胆道损伤感染而导致病理性内瘘的形成,血液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患者通常对胆道出血的病因很好奇,下面就为患者介绍胆道出血的病因病理。

  1、胆道感染或结石是造成胆道出血的首位原因;

  2、损伤致胆道出血见于肝暴力伤或锐器伤,AOSC术中取石损伤胆管壁可发生术中胆道出血,PTBD或肝胆管U形管引流均可造成胆道出血;

  3、其它原因,如肝动脉瘤、肝癌等。

  胆道出血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胆道出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胆道之间病理性沟通,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并非少见。常见并发症有:

  1、黄疸:1/4~1/3病人有黄疸,多为阻塞性黄疸。如果同时有发热,常提示胆道感染合并出血。

  2、肝和胆囊肿大:50%~60%胆道出血病人可有肝脏和胆囊肿大、触痛,出血停止后,血块被溶解或排出,肿大的肝脏和胆囊可随之缩小。

  胆道出血有哪些典型症状

  胆道出血一般都是因为肝内或肝外动脉、静脉与胆管或胆囊相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而导致。那么出现胆道出血后会有哪些表现呢?

  1、患者身体会发热寒战、黄疸和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伴肩背部放射痛。

  2、患者出血后,可自行停止,出血后上述症状即可缓解。

  3、出血一周左右发作一次,反复出现,具有周期性。

  4、出血时可有失血性休克的一系列征象。

  另外,患者还会出现这些体征:具有休克征、贫血貌和皮肤巩膜黄染,上腹压痛,肌紧张,肝脏、胆囊肿大有触痛,肠鸣活跃。

  胆道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胆道出血以其高并发症率和高病死率而引起重视,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预防胆道出血,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及早诊治胆道蛔虫症、肝胆管结石、肝脏肿瘤、肝血管瘤等疾病

  2、正确处理肝损伤

  3、肝穿刺活检或PTC时要用细针,尽量避免反复多次肝穿刺

  4、PTCD要在肝周边进行,不能损及肝中央管道的完整性

  5、在肝门部或邻近器官进行手术时,避免出现医源性胆道出血

  6、对胆道出血给予重视,及早处理,防止少量胆道出血发展为胆道大出血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