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睡不着就数羊”呢?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常说的“数绵羊”有效吗?
睡不着可以数绵羊,这是坊间流传的帮助入睡的快捷方式。老百姓平时说的数绵羊,可能很多人都尝试过,效果不一定好。
效果不好的原因是数绵羊是需要投放注意力到数数上,而这时人的精神并不是放松的,并且数数中更会形成期待心理,与轻松自然的状态刚好相反,并不利于入睡。
如何解决失眠问题呢?
1.治标
睡眠是人类的本能,它是在自然而然的状态里发生的,不存在快速入睡的捷径。最主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间的多少取决于患者第二天的清醒状况;
每天早上或下午定期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睡觉;培养业余爱好,丰富生活;
睡前避免接受强的刺激,灯光暗一点,洗一个热水澡放松一下,避免进行兴奋性的活动(当然性活动除外),避免恐怖性的书籍或影视,避免与人争论;
避免茶、咖啡和酒,尤其是在下午或晚上;睡前几小时不吸烟;
合理安排工作睡眠卫生规则:时间,在晚上抽空处理在脑子里的问题或想法,至少在睡前1小时进行。写下第二天要做的事或困难,不能使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烦人;
使卧室尽可能安静和暗淡,同时使卧室温度保持适合;
如果不能很快入睡,应该立即起床,到另一间房间去,做一些放松的活动,避免感到灰心;
定时起床和休息,有益于生物钟。在每周中和周末都要定时起床;
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在晚上的睡意,也会减少自己想要睡的时间;
2.治本
失眠原因众多,首先要查清楚。
引起失眠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分为继发性失眠和原发性失眠。
有些失眠是躯体疾病引起的,比如癌症、疼痛、皮肤瘙痒等;有些则是精神障碍引起的,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等。这些失眠与原发疾病相关,要改善失眠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也有些失眠是与社会文化素相关的情绪问题造成的,比如工作压力、情感问题、人际紧张等引起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情况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断,选择药物治疗或者心理治疗。
一些急性应激事件造成的失眠往往时间较短,失眠症状会随着事件和情绪的好转而改善。
失眠者往往对药物治疗的成瘾性和耐受性存在一定的顾虑。对此类原发性失眠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也是改善睡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
小心慢性失眠。
早醒和入睡困难一样都是失眠。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失眠为1周内至少有3个晚上出现入睡困难和(或)难以维持睡眠,或者有无法恢复精力的睡眠引起的不适,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中频繁的和延长的觉醒。
一般将病程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的失眠称为短期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往往可以找到相关的诱发因素,去除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睡眠可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失眠。
由于失眠是具有慢性化、复杂性的特点,所以短期失眠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和(或)药物治疗,对防止转化为慢性失眠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