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是祖宗留传给我们的养生法宝。捏人体的脊柱等于在调理人体的五脏六腑,只要脏腑强壮了,身体也就强壮了。
捏脊能够调理脏腑的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所以,捏脊,实际上就是在“按摩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
什么是捏脊呢?
按一定的方法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叫“捏脊”,因为对治疗“积滞”一类病症效果特别好,又称“捏积”。“捏脊”是相对部位来说的,“捏积”是相对功效来说的。由于捏的部位又是华佗夹脊穴所在,所以还叫“华佗捏脊法”。
捏脊法最早见于晋朝著名养生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怎么捏脊呢?
被捏者俯卧在床上或者沙发上,掀起衣服,坦露整个腰背。操作者站在被捏者旁侧,两手沿着被捏者脊柱的两侧,捏起脊背上的皮肉,一边捏捻,一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的长强穴捏到颈项部的大椎穴,重复3-9遍。
具体操作手法有两种:
拇指前位捏脊法
双手半握空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合并屈曲成弓状,手指的背侧置于脊柱两侧,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肉,向前下方推按,拇指伸直下按。
拇指指腹和食指的桡侧缘相对用力将脊背的皮肉捏起,拇指在前,食指在后,两手拇指沿着脊柱中线交替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行移动。
两者相互配合,边捏边放,连绵不断地向颈项部推移。
拇指后位捏脊法
两手拇指伸直,两指端分别置于脊柱两侧,指面向前,顶住皮肉;两手食指、中指前按,掌心朝下。
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相对用力将脊背的皮肉捏起。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
拇指向前推动,两手食指、中指同时交替向后捻动,两者相互配合,边捏边放,颈连绵不断地向项部推移。
以上这两种手法实质作用大同小异,可以随机选择,灵活运用。
为了提高效果,经常配合采用三步一提的方法,以加大刺激量。诀窍是: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后向上提两下,反手用2、3、4指尖贴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着捏起尾骨上的肉开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后每捏2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办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来。”
要点: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两下;
2、到大椎后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后,要用手掌从上向下来回搓几遍,令其后背发红发热。天冷可以隔着衣服捏和搓。
5、最后还要在尾骨上拍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