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位于手腕掌面横纹上2寸两筋间。凡属胸腹部病患,如胃及心脏诸疾取用本穴,常奏良效,故近代在“四总穴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胸胁内关谋”一句。
针刺手法
1.取内关穴时,应做伸肘仰掌位,手指自然伸开,手腕部稍加垫衬,使前臂肌群放松、舒展,切忌绷紧肌肉。局部常规消毒后,以2寸长,28~30号不锈钢针迅速刺入内关穴,然后徐徐捻进,如重症患者可透外关。此时局部有酸、麻、胀等针刺感应,可向指端扩散,若针尖略向上斜刺,则针感可沿手厥阴心包经向上达肘、上臂、腋、胸等处。
2.斜刺、透刺时不宜穿透皮肤,务求做到刺手、押手的密切配合,严格掌握进针深度,避免穿透对侧皮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鉴于本穴邻近肌腱,肌肤菲薄,血管丰富,感觉灵敏,故不宜做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更不宜施行强烈的捣针法,以免产生瘀血、出血、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的发生。
4.不宜用做瘢痕灸。由于本穴靠近手腕关节,并与两筋相邻,脉络浮现,感觉甚为敏感,故不宜用瘢痕灸法。
5.患者一般应采取半卧位,年老体弱者及对针刺有恐惧心理者,应采取卧位,以防晕针。
临床应用
内关穴的主治范围较为广泛,据《中国针灸手册》(陈汉平等编)所载,内关穴主治“腋肿、肘臂挛痛、肋间神经痛、胸闷、胸痛、心悸、失志、善惊恐、癫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无脉症、妊娠恶阻、胃痛、恶心呕吐、健忘、头痛、休克、脑动脉硬化、失眠、癔症、晕车、晕船、醉酒”。《针灸大成》谓,“(内关)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根据我们的临床应用,内关穴的作用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1.止吐:针刺内关穴对治疗呕吐有一定的效果,包括神经性呕吐、晕车呕吐,以及妊娠反应所引起的呕吐。我曾治疗妊娠剧吐数例,取内关穴配足三里,经数次针刺治疗而愈。
2.强心: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药物反应而致的心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对心率有双相调节作用,使心率较快者减慢,使心率较慢者加快。
3.止痛:对胃痛、胸痛、肋间神经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咽喉肿痛,以及各种手术后疼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4.其他:如癔症、癫痫、休克、失眠、哮喘、疟疾、晕船、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