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护肝防春寒

  立春,24节气开启了新的轮回,“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立春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节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民间立春日的习俗丰富多样,有“报春”、“咬春”、“打春”等活动,传承久远。

  “报春”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

  “打春”是一种官民共办的迎春仪式,内容是“打春牛”,祭芒神。

  立春怎么养生?怎么才能把握住立春这个一年中的起点?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7.伸懒腰,养阳护肝

  护肝除了远离烟酒,注意饮食,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

  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

  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8.要多喝水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