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春夏之交,你需要防什么?

  防风:春夏之交多风且风力较大,特别是北方,还会带来扬沙天气,造成空气污染,损害健康,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防寒:春夏之交,相差十几度的昼夜温差,很容易受寒邪侵袭。尤其降雨过后的潮湿空气,都给细菌、霉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往往容易生各种疾病,因此这个时节更要注意养生保健和身体的防御工作。

  防湿:春夏之交是多雨的季节,潮湿、阴雨天气会导致湿气过重,湿气困脾胃,脾胃失和,脾失运化。人们会出现诸如精神不振、头晕困倦、舌苔薄白、上腹闷胀、不思饮食、口黏或甜、四肢沉重、大便稀溏、尿短少而黄赤等症状,这些都是湿邪入侵的症状。

  春夏之交防“三害”

  防风沙春夏之交多风,大风天会对皮肤造成直接损伤,造成皮肤干裂、脱屑。同时,扬沙中的悬浮颗粒会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使呼吸系统、心脏病发病人数猛增。

  因此,在大风天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有较强沙尘天气时,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出门;及时关闭门窗;必须到室外活动的人最好戴口罩等防尘用品。由于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应多饮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清肺润燥作用的食物,比如木耳、银耳、豆制品等。

  防雷电春夏之交大气中暖湿气流活跃,高空气旋的活动常引发强对流天气而发生雷灾害。人一旦遭到雷击,电流进入人体后会使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平衡发生变化并产生电泳、电渗等反应,足够浓度的离子可刺激肌肉和神经,从而引起肌肉收缩,进而致使皮肤或组织局部温度急升,发生皮肤电灼伤、焦化或炭化,并伴组织坏死。轻者可出现暂时性昏迷、心悸、面色苍白、四肢软弱等,呈现“假死”状态,严重者可当场死亡。

  受击者还有可能出现并发症,电流损害脊髓会引致肢体瘫痪,损害脑可致失明、失聪、精神失常等;有些还因瞬间被击突然倒地或者在高处被击中跌落而引起脑震荡,头、胸、腹部外伤或四肢骨折。

  防雨水由春转夏是多雨的季节,这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大,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与传播,人会因之而出现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鼻塞、呼吸困难等不适或便秘、头晕、偏头痛、脑血栓等病症。潮湿的环境还会引起人体血管压力加大和呼吸不畅而诱发或加重某些病症。

  空气湿度过大时,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病菌在暖湿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稍不注意皮肤的清洁就会产生皮肤病。如果是油性皮肤,油脂分泌将会更旺盛,出现油光满面、浮肿,还会滋生暗疮等。降雨过后多伴随降温,风寒夹杂危害更大,很容易导致感冒或加重风湿等症状。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