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内气与外气,呼吸分先天呼吸与后天呼吸。先天呼吸是丹田呼吸,后天呼吸是肺呼吸。内气与外气的“气”。气的含义是不同的。内气是指人体的元气,谷气,营气,卫气等。外气是指空气,也叫清气。只有先天呼吸,才能养生,才有技击功能。
内气的运行我认为有三种。求内气的顺序也是这三种方法。1,按经络行气。2,按血液循环路线行气。3,按照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方式行气。
一,按经络行气。
中医常讲:身体强壮者,血气双刚。血是气之母,气是血之帅。也就是说,有血才有气,有气才能统领血液,周流全身。气血循经路线讲的是大周天,小周天。小周天的路线是,人体前为任脉,为阴。从百会穴起,向下行走,天庭穴,印堂穴,人中穴,檀中穴,神阙穴,气海穴,会阴穴。再从会阴穴起。人身后为督脉上行,为阳。长强穴,命门穴,脊中穴,身柱穴,大椎穴,亚门穴,脑户穴,后顶穴,到百会穴。大周天的路线是,从会阴穴向下分开,从两腿的里侧下行。阴廉穴,足五里,阴包穴,中都穴,中封穴,大敦穴。然后,从外侧上行。足窍阴,丘虚穴,悬钟穴,光明穴,阴交穴,阳陵泉,风市穴,承扶穴,会阳穴,关命穴,命门穴,顺小周天穴位上行,然后,分向两臂,从逆缠丝将内气,从外侧输出,在顺缠丝将内气,从内侧回流到任脉路线上。往复循环,受意导下,常年修炼,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暗到明,随心所欲,以气运身,技击神明。
二,按血液循环路线行气。
从现代科学研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心脏为核心,为动源,静脉是回流的,动脉是从心房外出的。因为气与血是同步的,呼气时是发力,丹田鼓荡,产生动力,促进心房向外输送血液,是从动脉外流,气随着而发出。吸气时,气与血随静脉回流心房。要在意控下,全身放松,缠丝划圆,身备五弓,修好管道。将内气随血液循环往复,刚柔相济,蓄发相变。
三,按照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方法行气。
要在形体的正确的前提下,以丹田为核心,利用力学原理。巧妙运用圆转的变化。使丹田这个圆球,从实转到虚转,要在三维空间研修圆转的规律。要以丹田为核心,研修向心力与离心力。研修上下,前后,左右,阴阳互换的鼓荡,将内气直接输送到四稍。要由慢到快求速度。太极拳要求,节节放松,缠丝划圆。节节贯穿,周身一家,一气贯通。加快速度而产生的各种劲力。1,精神力,2,重力3,反作用力。4,螺旋穿透力,5,摩擦力,6,杠杆力,7,惯性力,8,组合力,9,内气输送力,10,肌肉瞬间的收缩力,11,快速惊弹力。练习的步骤:以外引内,以内催外,内外合一。要认真研究五松法,求五根,气达四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