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神秘的,其中的“四两拨千斤”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原则,但这对很对人来说,几乎不可思议,“四两拨千斤”,凭什么?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因为中国文化本身着重体验而导致的不可言说性,但武术作为人类的运动行为,不可能脱离自然界的原则,如果从力学的角度去解释太极拳运动,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仰面朝天放置在地上的自行车,我们转动脚踏板,等到车轮子高速转动起来,这时候如果我们用手想去按住车轮子,让它停止转动,这不仅不可能,我们自己也有随着车轮的切线飞出去的感觉。
太极拳就是这样,太极拳师就是这样一个高速转动的车轮子。
以弧线运动破解直线攻击,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原理,除此无他。
在上图中,A是太极拳师,B是施外力者,当A在旋转中遭到B施的力时,B必然会改变方向,就是说B所实施的打击力被消解了。
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外家的区别主要在,外家拳主张主搏于人,主动出击,内家拳则讲后发制人,舍己从人。力学上,力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外家拳在练习和实战中着重于力的大小,就是练的越刚、越猛越好,而内家拳则着眼于力的另一个要素——力的方向,通过改变外来攻击力的方向达到搏击中取胜的目的。两者均符合力学原理,而着重点不同。
因为力的大小对太极拳师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太极拳适合任何人群、尤其是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练习。前人谓太极拳最佳的搏击效果就是弱破强、女破男、老破壮。